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的山像金猴,有的山像骆驼,有的山像大象,真是惟妙惟肖。
B. 仆人在主人面前颔首低眉,不敢大声说话。
C. 器宇轩昂的王凯在电视剧《琅琊榜》中饰演耿直、善良的靖王萧景琰。
D. 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26岁白手起家,32岁便身家47亿,震惊世界。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100多封。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B.《傅雷家书》中傅雷为帮儿子傅聪实现“先为音乐家,再为钢琴家,其次为人,终为艺术家”的人生目标,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水手朱赫来,在这位水手的影响下,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B.《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牌。
C.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D.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蒙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牛汉。课文通过对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
B. 《列夫· 托尔斯泰》一文可看做一幅人物肖像。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课文既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又通过对其眼睛的刻画,揭示了其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给读者深刻印象。
C. 吴均,字叔庠,唐代文学家,《与朱元思书》一文就出自他之手。课文是以书信形式写的一篇山水小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的总领句。文章在句式上以骈句为主,散句为辅,既整齐又错落。
D. 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著有“凡尔纳三部曲”,《海底两万里》是其中的第三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请对“山随平野尽”句中加点字简要赏析。
6、古诗词填空。
(1)行到水穷处, 。
(2)人生在世不称意, 。
(3) ,草色遥看近却无。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表达诗人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 ”。
(5)《赤壁》中运用典故,小中见大,评论东吴命运的句子是“ , ”。
(6)《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对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7)《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 ”。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的历史写照的句子是“ , ; , ”。
(9)《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 ”。
7、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昆虫。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中,________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______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忆我家梁上燕
铁扬
①那时我家有三处院落,院落相连,有好有赖,好院为砖,赖院为土坯。家人住砖院,它布局完整,有青砖表墙青砖墁地。上房、耳房、东房住人,西房闲置,放架织机,那是我母亲的劳作场地。
②春天了,草色染绿了大地,枣树开花了,花香把一个院子笼罩起来时,母亲就会上机织布,她把浆过的棉线经过“掏杼”“递缯”安放于织机,自己顶着一头枣花上机。在织机上母亲一手执梭一手板机,手脚并动配合默契,布就会在织机上显现出来。此时就有两只燕子随着机杼声顶着飞扬的枣花飞进院落,飞进西屋,找准它们的老巢,开始打理自己的家事。
③燕子来了!
④燕子来了!
⑤来了,来了!
⑥家人传递起这个早已等待的信息,脸上带着无比的欣喜。燕子也会鼓动着自己,在空中在梁上鸣叫。这是一个院子的欢乐,是一年的开始,你会觉出眼前的日子尽是滋润。
⑦少年时的我,不记得燕子是哪年入住我家的,我只记得它们的模样,它们一公一母,公燕毛色发灰,脖子底下是一片橘红。母燕黢黑,脖下的红红得发紫。飞行时,它们多开剪刀似的尾巴,或一上一下,或一前一后,相互关照。我认识它们,我家的燕子飞到哪里我也认识,它们顶着枣花,从院里飞出又飞回,为的是寻找新泥修补上年的窝,窝被修好,它们就会在窝内亲密嬉戏并繁殖它们的后代。
⑧修窝要用嘴衔回新泥。
⑨我随家人在园中浇地,常看见有燕子落在湿润的淋沟边衔取新泥。我家的燕子看到我,便骄傲地仰头鸣叫,似在告诉其他同伙这泥是自家的。
⑩每当母亲的一匹布下机时,母燕也在窝内哺育下一代了。只见它们的后代从窝内伸出羽毛不全的头,大张着嫩黄的嘴,迎接衔食的父母到来。这时一个两口之家已经变成了四口。
⑪秋天了,乳燕的羽毛丰满了,它们要离去了,它们要去南方寻找温暖。
⑫春天,燕子的到来使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家庭活泼起来。秋天时,燕子要离去,又会给人带来一丝丝惆怅。年复一年,日子就在欢欣和惆怅中循环。
⑬有一年社会大变革,我家也要随着社会的变更而变更:多余的土地要分给少地的乡亲,多余的房屋也要分给少房的乡亲。于是我们交出了那处有青砖表墙、青砖墁地、有燕子居住的砖院。全家人住进了旁边那处土院。但土院和砖院墙垣相连,进土院时,要从砖院旁擦墙而过。
⑭又是一年春草绿,枣树又扬花了,我从伸出枣枝的砖院墙下经过,多想听听看看我家的燕子回家了没有。但每次还是低头而去,站在别人家墙下踌躇,总觉有几分鬼祟,于是便加快脚步头也不回。走进土院见母亲正在院中闷坐,此时应是她上机织布之时,现在她显得十分落寞。少了枣树,少了花香,少了织机声,燕子的下落也无从可考,一家人便失去了往日的欢乐。或许家人都想互问一下燕子的下落,但一家人都是一副缄默状,谁都觉出这缄默的必要。
⑮每当一年春草绿时,总有星星点点的枣花从砖院飘进土院,这只能给家人带来又一次的缄默。
⑯两年过去了,家人在浇地时,淋沟中的流水又浸湿了沟边的新泥,果然又有燕子来衔泥了。我看见有两只燕子毛色一深一浅,脖下的红斑也深浅有别,这一定是它们了,我跑过去,心想它们一定也会认识我,但它们看见我似有恐惧,套开剪刀似的尾巴飞去了。我观察着它们的飞行方向,不是朝着我们的村子,那是一个相反的方向。这不是它们,只是相似而已,若是,为什么对我都显出陌生。
⑰又是一年春草绿时,我已离家远走,母亲从老家来看我,才又谈起燕子,她说:“没来过,燕子不光认家也认人。和人一样,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是这样,原来我家的燕子没有去认另一家生人,我才又想起见我而去的那两只。
⑱我们思念我家的梁上燕,几年过后,倒成了家人见面后的话题。
(选自《人民文学》,选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1)“我”少年时,年年燕子归来,家人欣喜。
(2)社会变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
春天了,草色染绿了大地,枣树开花了,花香把一个院子笼罩起来时,母亲就会上机织布,她把浆过的棉线经过“掏杼”“递缯”安放于织机,自己顶着一头枣花上机。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我家的燕子看到我,便骄傲地仰头鸣叫,似在告诉其他同伙这泥是自家的。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⑰段画线句“没来过,燕子不光认家也认人。和人一样,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上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发现和见解。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2017,也许你收获了真诚的友谊,你很珍惜;
2017,也许你读懂了背后的亲情,你很感恩;
2017,也许你找到了追逐的梦想,你很执著;
2017,也许你见证了逝去的生命,你很伤悲;
2017,也许你感受了他人的温暖,你很幸福……
要求:
(1)以“2017,我很 ”为题,写一篇文章。
(2)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写作。
(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