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B.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
C. 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D.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无耻啊!无耻啊!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该名著中蝉的一些行为会给我们较大的触动:如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聪明),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它钻在下面一干就是两个小时(勤劳),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不停歇地在做着(善于管理家务)。
B.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代表作《背影》等属于叙事性散文,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荷塘月色》等属于抒情性散文,借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写情感。
C.《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国籍是美国。全书共12篇,又名《西行漫记》。斯诺的笔下有个人物:“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近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贺龙。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情感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发微信朋友圈,动辄一天几条几十条,并且文案、配图大同小异,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
B.春节前,新玛特广场开展购物抽奖活动,小明幸运地抽到了一等奖,这真是妙手偶得。
C.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新时代的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磨砺一丝不苟的态度,培养精准专业的技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 。 , ,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②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③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⑤①③④
B.②⑤③①④
C.⑤②①④③
D.③⑤①②④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说说这首诗的颈联好在哪里。
6、援古诗文默写。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写出守边将士誓死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题文)文学常识填空。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的记者 _____________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
(2)《三峡》的作者_________ 是北魏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 _______》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渡
①在车站,年轻人就盯上了那个中年男人,一开始是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但想了半天,确定是不认识的。中年男人在车站旁的报刊亭买报纸时,从上衣内口袋掏出一个鼓囊囊的钱包,年轻人偷眼看到,厚厚的一沓火红的纸币,那抹红花了年轻人的眼。公交车停下时,一群等候好久的乘客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上了车,中年人也跟着上,年轻人跟在最后。年轻人不坐那车,他看中的是中年男人的钱包。
②车上已经没座了,中年男人站在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视线看向窗外。年轻人不动声色地站到了中年男人的身旁,车上的人确实是有些多,在一推一搡之间,将年轻人推到了中年男子身边。趁着没人注意,年轻人的手轻轻一伸,已伸至中年男人身上,悄悄地把那鼓囊囊的钱包给“拿”了出来。猎物到手,年轻人想的是赶紧从人群中穿过,到达后车门,等待下一站时,车门打开,悄悄地溜下去。
③巧合的是,在那一刻,中年男人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说:“老马,是我老赵啊,我让你帮我打给山区孩子的钱,打过去了吗?”年轻人心头微微一动,迈出去的脚不由得停顿了下,听着中年男人继续说:“对,对,就是那10个孩子……”中年男人的电话声音很大,还能听到那边男人的声音:“老赵,那可不少钱呢,一个人一学期1000块钱,10个人就是10000块啊,你这么些年一直无私地资助他们,值得吗?”中年男人笑了:“当然值得了。你忘了?我们上次去山区,看到的那些孤苦的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其实我也就那么点微薄之力,能帮就帮吧。想想咱们小时候多苦,缺吃少喝,本来还想着读个大学,可没钱啊,没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上,要是当时有人资助下咱们,那改变的就是咱们整个人生啊……”
④中年男人说得挺坦荡的。年轻人的心却是平静不下来,老赵,老赵……年轻人嘴角默念了几句,像是有些恍然似的。年轻人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年轻人向旁边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借了一支笔,还有从作业簿撕下来的一张纸,靠在一根杆子处,在纸上写下什么,挺郑重其事的样子。
⑤车子走走停停,已经好几站了。坐车的人比起刚才似乎是更多了几个。车子在一个颠簸摇晃之时,年轻人的身子猛地撞了中年男人一下,中年男人一惊,警觉了一下,用手碰了放钱包的上衣口袋,鼓囊囊的,还在。又一个站到了,年轻人随着下车的人流往后门走。下车的瞬间,年轻人转过头,很认真地看了中年男人一眼。
⑥几年前,年轻人也是中年男人资助的学生之一,因为家庭变故,年轻人终是放弃了学业,一头栽进了社会的泥潭。
⑦中年男人掏出钱包,看到了里面塞的一张纸条,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对不起。中年男人很欣慰地点了下头。其实,中年男人早就认出了年轻人,那个电话,中年男人是打给年轻人听的,在年轻人拿去他钱包时,他就已发觉。中年男人渡过年轻人一次,这次,是渡了一个浪子回头洗心革面。
⑧马路边,公交车已慢慢远去,对着车子离去的方向,年轻人很认真地鞠了一躬。
【1】文章以“钱包”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A______—B______—C______—检查钱—掏出钱包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写出文章第⑦段中两个加点字“渡”分别在文中的含义。
9、作文。
惜,形声字。由古文字形可知,表意的“小”强调心理,“惜”字的本义是心里忐忑不安而充满哀怜之情。随着汉字语义的发展,“惜”字由“哀怜”引申出“珍视”的含义,又由“珍视”引申出“舍不得”的含义,由“哀伤”引申出“害怕、担心”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惜”字下有以下义项:①爱惜:珍惜,惜寸阴。②可惜;惋惜:痛惜。③吝惜;舍不得:惜力,惜别。
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自选文体;(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