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zăi) 恶劣(liè) 载歌载舞(zăi) 惟妙惟肖(xiào)
B.残损(sǔn) 纤维(xiān) 纤纤素手(xiān) 摩肩接踵(zhǒng)
C.暴晒(baò) 踏青(tà) 一曝十寒(pù) 金蝉脱壳(qiào)
D.倾轧(yà) 躯壳(ké) 遒劲有力(qiú) 舳舻相接(yó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拌,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D.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许多行人无视交通规则,横穿机动车道、跨护栏、撞红灯等漠视生命安全的行为,你还能够无动于衷吗?
B.小张作为农村微商的杰出代表,参加了2019年中国乌镇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会上大咖云集,小张正襟危坐,参与座谈。
C.2019年东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城市绿化工程,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在东台市政府学习“黄海林工”精神的报告会上,大家屏息敛声,纷纷为林工精神颔首称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80%左右。
B.人与人的不同的相逢,才让彼此的生活轨迹相交,编织成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C.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每个课外成功的学子必须具备。
D.在激烈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自觉性不够,二是意志力不够。
5、阅读下面诗,完成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___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备受后人赞赏。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白露未晞。
(3)窈窕淑女,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甲】
他看起来像个林肯式的人物,身材比一般的中国人要高,背有点驼,体态偏瘦,留着又长又浓密的黑发,一双大眼睛,目光如炬,高鼻梁,颧骨饱满。我得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知识分子的面容。但在几天里,我一直没有机会来求证这一点。再次看到他时正值黄昏时分,毛泽东没戴帽子,走在街上。他一边走,一边同两个青年农民说话,认真地比着手势。我起初没认出他,直到别人提醒,我才知道——虽然南京方面悬赏25万元抓捕他,但他却自在地和其他人一道走在街上。
……
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但不可否认,你会觉得毛泽东的身上有种天意的力量。它并非一种稍纵即逝的力量,而是一种发自本源的笃定的力量。你又会觉得他身上生长着的那种不同凡响的特质,都是因为他深刻洞察了千百万中国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迫切需求,并竭力为他们发声。如果他们的这些“需求”以及促使他们前进的运动,能够推动中国的复兴,那么从历史的纵深处看,毛泽东或将成为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8月第1版)
【乙】
尼摩艇长站起来。我也站起来跟在他的身后。餐厅后部的一道双扇门启开,我便走进了一间与刚离开的那间餐厅差不多大小的房间。
这是一间图书室。高大的紫檀木书架,镶嵌着铜饰,宽大的隔板上整齐地排列着同样装帧的书籍。
……
在这些书籍中,我发现了古代和近代一些大师的杰作,也就是说,全都是人类在历史、诗歌、小说和科学方面的最佳作品,从荷马到维克多·雨果,从色诺芬尼到米什莱,从拉伯雷到乔治·桑夫人,一个不缺……我在书架上还看到有洪堡全集、阿拉戈全集,傅科、亨利·圣克莱尔·德维尔、沙勒、米尔恩·爱德华兹、卡特勒法热、廷德尔、法拉第、贝特洛、船长莫里、阿加西等人的著作,还有科学院的论文集,几家地理学会的刊物等,全都摆放得整齐划一。我的两卷本著作也放在了显著位置,也许正是因为这两卷书我才受到了尼摩艇长的还算宽厚的款待。
——选自《海底两万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段中的划线句,是埃德加·斯诺在深入根据地,与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进行了许多个夜晚的交谈,广泛谈及了各类问题后作出的主观判断。
B.读《长征》我们可以了解到,六盘山是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C.乙文段中的“我”即阿龙纳斯教授,他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生物学家,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众多海洋生物向读者做了详实的介绍。
D.鹦鹉螺号的图书室,也是吸烟室。图书室里书籍数量繁多,里面用各种文字撰写的科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和文学类书籍等全都分门别类摆放。其中最多的还是科学方面的著作。
【2】请你根据自己对上述两部名著的阅读体验,适当结合原著内容,概括说说毛泽东等革命家与尼摩船长在性格特征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崇文门三角洲的马莲
毕淑敏
①从北京站和建国门涌流来的两条马路,在崇文门汇合后浩荡西去。像真正的江河一样,交汇处留下一片三角形地带。不知别人怎样称呼,我在心里唤它为崇文门三角洲。
②三角洲是一块街头绿地,长着茸茸如毡的绿草,四周围着常见的低矮铁栏。它同京城其它的绿地别无二致,每逢路过时我却会久久地凝视,因为绿地里长着百十丛莽莽苍苍的马莲。
③它们一簇簇无规则地散居着,像大山深处的人家。看不出人工移种的秩序,仿佛当年的种籽是被轻风随意抛洒下的。窄而柔韧的叶片箭锥似的攒在一处,纷纷披披又如少女的青丝,俯仰着去亲近土地。它们绿得朗润,生得繁茂,无拘无束地好像一堆堆蓝绿的海藻。我许多年没在城里见到这种生机勃勃的野草了。
④马莲并不是什么珍奇的东西。儿时,到处都有马莲,它们的根系十分强健,所以你只能采下马莲叶,而不可能将它连根拔起。我用马莲叶编一片小小的马莲席,垫在膝盖下,跪在草地里玩,便有清凉的绿意渗入心底。如果去买鱼,店家会用一根浸过水的马莲草穿过鱼嘴,周到地递给你。拎上鱼跑回家,鱼身上的水溅湿了花裙子,鱼嘴被拽豁了,惟有马莲草结成的环,依然椭圆。过五月端午,解开马莲草捆扎的粽子,清香扑面而来,我总觉得粽子的魅力不是来自苇叶而是出自马莲……
⑤不知从何时起,马莲像潮汐般地退出了城市。一位朋友说她家住在城西马莲道,那里曾经有过铺天盖地的马莲,因而得名。有一天我路过那里,在路旁没有见到一丛马莲,只看到经天纬地的楼群……
⑥再吃不到用马莲草捆扎的粽子了。每当我解开粉红色的塑料绳或乌黑的丝线剥出一个粽子时,都感到一种生灵的悲哀。
⑦是谁驱赶了马莲?
⑧我想是我们。
⑨所以,当我凝望崇文门三角洲繁茂的马莲时,心旌不由得激荡。
⑩春天,马莲花开了,一朵朵钢蓝色的小喇叭,在汽车尾尘的烟雾中,在红绿变换的交通信号灯下,在嘈杂的噪声里,对着都市的天空,唱着我们听不懂的歌。
⑪常常惊讶这里最初的马莲来自何方?大约是一次偶然。也许是鸟儿衔来一粒种实,也许是泥土中原来就蕴有胚芽,它钻出来了,生意盎然地繁衍起来,绿得如火如荼。假若它在旷野,我毫不怀疑这是天意,但在闹市之中,它却需有神力相助。比如艳阳朗月之下,会有甘霖自水车降下,滋育这原本极普通的野草。
⑫是谁帮助了马莲?
⑬我想也是我们。
⑭因为有了人类,地球才不再古朴不再苍凉。因为有了人类,地球才美艳绝伦而又遍体鳞伤。
⑮生命是美丽的,它无所谓高贵也无所谓谦卑。人类和所有的物种都是自然之子,我们有一座共同的花园。人类自身昌硕的同时应该也能够容下万物欣荣生长。
⑯幼时看过一出童话剧,马莲花是幸福美好的象征。愿崇文门三角洲的马莲,春风吹又生!
【1】请结合文章③④自然段,说说马莲具有哪些特点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文章感情细腻,行文优美又飘洒自然,表达了渴望马莲花回归的美好愿望,使人受到深深的启迪。
B.文章第②段,“每逢路过时我却会久久地凝视,因为绿地里长着百十丛莽莽苍苍的马莲”一句,自然的引出下文对崇文门三角洲的马莲的描写。
C.文章⑦⑧段,运用设问,指出马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人类的“驱赶”,提醒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D.文章第⑩段提及的“汽车尾尘的烟雾”“ 红绿变换的交通信号灯”“ 嘈杂的噪声”,都是马莲这种生机勃勃的野草在城市里无法存活的原因。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马莲高傲不屈却受人重视的惋惜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9、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此,学校将举行一次以“和为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