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简朴 称心如意 安静闲适 别具将心
B. 局部 明艳照眼 俯仰生姿 异彩分呈
C. 游览 无所倚旁 隐天蔽日 自出心裁
D. 景致 鉴赏园林 自然之趣 因地制宜
2、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这句话说法正确)
B. 无论是在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和未来,江汉区域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是科技、文化、思想相互强撞的高地。(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江汉区域是高地”)
C. 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日标的远大,更在于过程的壮丽,(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
D. 意思相同的句子因语气不同可能产生怎样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个句子是反问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茅盾的《白杨礼赞》运象征手法,借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
B.寓言常常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列子》中就有很多寓言,如“歧路亡羊”“愚公移山”“九方皋相马”等。
C.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南面,“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的“河阳”位于黄河南面。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迸溅(bènɡ) 纤腰(xiān) 磕绊(bàn) 炽热(chì)
B.哽咽(yè) 殷红(yīn) 擂鼓(léi) 猝然(chù)
C.隽永(juàn) 应和(hè) 诘责(jí) 按捺不住(nà)
D.篡改(cuàn) 模样(mó) 粗犷(kuǎnɡ) 锲而不舍(qì)
5、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2】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一切都呈现出浓浓 的秋意,不禁让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B.首联中“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C.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因作者心绪的原因,本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染上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D.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6、默写填空。
(1)羹饭一时熟,_______。(《十五从军征》)
(2)不应有恨,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通过典故找到慰藉途径,表达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诗以景衬情,写出生活的真理:美好事物消失的同时,又会有美好的事物再次出现。
(7)诗人岑参对边塞军旅生活有着独特的感受,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选取穿衣、控弦等日常活动写出守边将士戍边生活的苦寒。
7、(题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名著《__________》对保尔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保尔十分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保尔自己最后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共赴“东方之约”同享“中国机遇”
风从海上来,潮涌黄浦江。
11月10日,为期6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注册超过50万人,其中境外采购商7000多位,大大超过首届。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进博会增长23%。
发出“中国声音”,开放合作、凝聚信心。
当今世界的变局百年未有,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赢得一阵阵热烈掌声,引发一次次强烈共鸣。中国选择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选择合作共赢而不是筑起高墙,充分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这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
“‘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对国际经济治理和经贸合作提出的3点倡议,是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旨在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经济事务协理干事阿列克谢•克拉夫琴科说。
德勤全球战略委员会主席乔礼和认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增加进口、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体现了中国愿意与世界共享机遇的格局和胸怀,更是对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的坚持。——这是对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承诺。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主席29分钟的主旨演讲,24次提及“开放”,更是用“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5项具体政策,向世界表明中国高度重视通过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捷克众议院议长拉德克•冯德拉切克说,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表示,进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大事,它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开放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国际产品畅销中国,中国与世界越来越融为一体,这深刻表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中国发展的势头也不可阻挡。——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我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引起了许多参展商、采购商的共鸣。
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是一片光明,为世界发展带来利好和信心。
(有删改)
【1】这则新闻报道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习近平主席发出的“中国声音”,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3】文中多处引用其他人物的话,有什么作用?
9、从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作文(一)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三年的学习生活,我们阅读了很多有价值的书籍。通过阅读,也许你变得阳光自信了;也许你变得果敢坚毅了;也许你变得睿智沉稳了……请以“读 ,使我 ”为题作文。
要求:(1)将所选或所拟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二)《桃花源记》是一篇虚实相结合,充满浪漫虚幻色彩的文章,讲述南阳刘子冀寻访仙境未遂一事,渲染桃花源神奇多变、虚实莫测的气氛,在经历千年岁月的沧桑后,你再次进入桃花源,请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你的想象,再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桃花源,写一篇作文。
题目:再入桃花源
要求:(1)将所选或所拟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