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C.他们在客厅里正禁危坐地等待大师的接见,内心的期望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
D.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2、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中的“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是指古代的书信。
B.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的特点。
C.《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仰之情。
D.《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怀着悲痛心情写下的回忆性文章,全文按照不同的空间顺序概括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B. 糜子(méi) 晦暗(huì) 蓦然(mò)
C. 缄默(xián) 水洼(wā) 喧嚷(rǎng)
D. 骨骼(gé) 衍射(yán) 陨石(yǔn)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除夕之夜,亲人相聚,人人都争着到厨房使出自己妙手偶得的厨艺,奉上美味佳肴。
D.铜仁梵净山以“贵州第一名山”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5、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____ 的感情。
【2】这首诗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处。
6、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美源于自然:在西北行走,你渴望欣赏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的奇异风光;穿行三峡,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的名句;来到荆门,你能领略李白歌咏的“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游览武汉,你不绝赞叹崔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机盎然。
美长驻心间:李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他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战乱中杜甫低吟“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孟子认为大丈夫不论得志与否,都要坚守“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的原则。
7、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
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A 、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B ”,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C 赴西安,与两位将军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1】请根据西安事变有关内容把A、B、C三处补充完整。
A_____ B____ C____
【2】到1933年,唯一曾与中国红军在一起作战的外国人是谁?( )
A.斯诺 B.端纳 C.李德 D.季诺维夫
8、阅读张梓杰的《衣食已足,修养当高》,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我们不再为明天该如何果腹而发愁,当我们不再为每日的风餐露宿而担忧,当时代的快速发展已远超所有人的想象,一种饱暖生淫逸的现象便轻而易举地随之产生。因此,提升自己的修养就成了现代人的一门必修课。
②既然衣食已足,那么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未停止过追求勤俭节约的脚步。虽然对于我们而言,温饱、体面早已不成问题,但若是任意挥霍粮食,喜新厌旧地对待衣物,那我们将置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中国同胞乃至世界同胞们于何地?衣服所用的化纤大多是由石油中提炼出的,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若是浪费实在可惜。节俭作为一种修养,不仅在于我们节省出了食物和资源,更在于我们在为他人的生活、为世界的发展而考虑。
③没有了衣食的顾虑,那便要更加懂得不忘初心,心怀感恩。我们往往只是享受着美食,却很少有人去感恩那些让我们有东西吃的人。“背灼炎天光”的农民勤勤恳恳,播种下一粒粒粮食;“设网遮其阙”的渔民破晓出海,携来鲜活的海鲜;“还鼓长鞭三四声”的牧民引吭高歌,养育出肥美的牛羊。物之所需,皆有其源。对衣物、食物我们要怀有敬意,对辛勤的劳动者我们更要牢记心怀感激。
④对富足的生活最好的报答不过尽力而为,惜时奋进。现在,有些年轻人过多地把时间花在对衣服、食物的攀比上。其实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本无过错,可这钱财的来之不易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得到?何不专注于当下,做好自己的本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易逝,不如专心提升自己的能力,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转化为自己的动力。
⑤在衣食无忧的时代,修养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让我们在提升自己的修养,并且不沉沦于衣食的物欲的同时,不生淫逸,勇于冲破安逸的束缚,居安思危,砥砺前行,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第①段列举当今社会中的现象,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下列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9、根据下面的文字和要求写一篇作文。
请以“改正错误就是进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