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对《饮酒》(其五)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人境”点明归隐之所,“车马喧”写出了“人境”中闹市人来人往不绝于耳的景象。开篇巧设悬念,引人思考:为何作者身居闹市,内心却宁静淡然。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揭开谜底。“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功利之心的精神境界。

C.“采菊东篱下,悠然现见山。”作者有意去寻求,并且找到了一种超脱自然、物我合一的化境。

D.“真意”指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和生命的真谛。结尾两句,既点破了全诗的意趣在一个“真”字,又留下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年腊月二十五到次年的元宵,古黑的铜锣架就会在族人聚居的一座古老而宽大的四合院子里支起来。

②因此,那时的我特别喜欢撞铜锣,能把祖上传下来的几种旋律敲得滚瓜烂熟。

③浙江老家过年时有撞铜锣的习俗。

④也敲去了我们许多清冷的时光。

⑤那声声选起的锣鼓声,敲出了节日的气氛。

⑥铜锣由一面一米余高的落地鼓和两大一小的三片铜质锣组成。

A.③⑥①⑤④② B.⑥①④⑤②③ C.③①⑥④⑤② D.⑥⑤④②③①

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添改”、“增加”、“订正”表现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偏见,这也是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的原因。)

B.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黑色的闪电”比喻传神,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此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英勇的形象。)

C.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作者的生活条件与人对比很艰苦,心中虽略有羡慕,但仍努力一心向学,沉醉于学习之乐。)

D.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作者虽“处江湖之远”,却能看淡个人得失、仍以天下为己任,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无私情怀。)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进行描绘。

B.《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塞上闻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静谧的气氛。

B.“牧马还”“雪净”暗示了现在虽然是休战时期,但战争即将开始。

C.诗的三四句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D.整首诗借战士由听曲而想到的梅花,暗含思乡之意,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

2发挥你的想象,请描绘诗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优美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馨香盈怀袖,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剧哉边海民,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________,绿水透迤。(欧阳修《采桑子》)

(8)兴尽晚回舟,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9)《春望》一诗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优伤、对家人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你认为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至少写出两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算计

陈志江

  ①A夏天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早上还是万里晴空呢,中午时天色就变了。小镇的上空阴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吴老头蹲在巷口,身边的纸箱上面横放着一把雨伞,纸箱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雨伞,三十五元。B他抬头望望天,精瘦的脸上露出喜色

  ②哎,这伞是新的吗?一个男青年在小摊子前停下了脚步,手里抓起雨伞问道。吴老头抬头瞅了他一眼,只见这男青年穿戴时尚,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金项链,黄灿灿的光晃得他眼睛都眯缝起来。

  ③当然是新的,你看看,包装还是完好的,洋货,好用。吴老头用手点了点雨伞包装上的那两行洋文,夸道,这雨伞特好卖,一箱子只剩下这一把了。

  ④骗鬼呢,随便印上两个洋文就冒充洋货。男青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不屑地说,你以为我没上过学吗?这几个汉语拼音我还认得出来。三十五太贵了,顶多给你二十,卖不?

  ⑤不卖!老吴头斩钉截铁地摇了摇头。

  ⑥二十五。男青年抬头看了看天,眉头皱了皱。

  ⑦三十五,少一分钱也不卖!吴老头气定神闲地说,反正只剩下这一把了,我不愁卖不出去。

  ⑧好,三十五就三十五!男青年咬了咬牙,恨恨道,你这是趁火打劫呢,一把破伞也卖得那么贵。

  ⑨大叔,这雨伞四十元卖给我吧。忽然一阵香风袭来,摊子前多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一上来就抬高了价钱,声音妖媚地说,快下雨了,不要淋湿了我这身高档的连衣裙,香港买回来的呢。

  ⑩行,你给四十元把雨伞拿走吧。C财神爷从天而降,吴老头不由得喜形于色。少妇也很爽脆,从香肩上取下小坤包,拉开拉链就要付钱。

  慢!男青年一声大喝,制止了他们的交易,愤愤地说,这雨伞是我先看上的,做事总要讲究先来后到吧?懂不懂规矩?少妇不屑地撇了撇嘴,哟,你这小伙子这是不讲理呀,买东西都是价高者得,这规矩你又懂不?

  哼,你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很了不起吗?本大爷最看不惯的就是拿钱砸我!好吧,我出五十,这雨伞我要定了。男青年寸步不让。

  七十!少妇白了他一眼,说,好男不与女斗,给点风度好不好?

  一百!奶奶的,我出一百!男青年似乎是豁出去了,铁了心要争到底。他从身上摸出一张百元大钞,神气地说,大爷我有的是钱。B吴老头急不可耐地从男青年手上抢过钞票,一把揣进口袋,高兴地说,哈哈,你们俩也不用争了,这事情我可以做主,这雨伞毕竟是小伙子先谈价的,小伙子,一百元成交了。

  有毛病!男青年的顽固,似乎也让少妇偃旗息鼓了,狠狠地瞪了男青年一眼,扭着屁股走了。男青年抓起雨伞,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色,也急匆匆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

  吴老头掏出一根烟点上,脸上带着狡黠的笑,从纸箱里再掏出一把雨伞放在箱面上。少妇一阵风似的从巷口闪出来,笑嘻嘻地问,爹,女儿这招是不是挺管用?

  管用,管用,嘿嘿,就你鬼点子多。吴老头笑吟吟地说。伸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百元大钞,递给少妇,喜滋滋地吩咐道,去打一斤酒买半只烧鸡,我今晚要喝上两盅。

  少妇接过钱,摸了摸手感不对,又举到眼前看了看,忽然脸色都变了,爹,你怎么不仔细看看,这张是假钱!

两人追出巷口,可是哪里还有男青年的影子?狂风呼啸着,宛如嘲弄的笑声。

(选自《小说选刊》2017年第1期)(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

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

2品味句子,回答问题

(1)小说第①处画线句A在文中有何作用? 

(2)品读小说画线句子B,请加以赏析。

3通读全文思考,小说的结局有何妙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________的背后

要求:①情感真挚,可写生活体验、感情历程,也可写思想飞跃、青春感悟……

②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