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蒹葭》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第一章起始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颓(tuí)唐 濒临(bīn) 簌(shù)簌 恹恹(yàn)
B.游逛(guàng) 踌(chóu)躇 差(chāi)使 婆娑(shā)
C.主宰(zǎi) 宛(wǎn)然 倔(juè)强 秀颀(qí)
D.折(zhé)服 潜(qián)伏 虬(qiú)枝 鲜腴(yú)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还有,种子自身极轻,自己不能给自己一份压力。由于种子没有外界的压力,也没有内在的压力,就无法向上发芽生长。
②有压力,才会去担当,而越担当,也就越成长。这是不是生命成长的规律呢?
③据科学家研究,在太空,即使有土壤、空气、阳光和水分,种子播进土里,也无法发芽和生长。这是为什么呢?
④在大地,正是因为有地球的重力,让土壤、种子有了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才会去挣脱土壤和自身重量的压力,获得向上发芽生长的力量。
⑤那是因为,太空中土壤没有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土壤就不能给它一份压力。
A.②⑤①④③
B.③⑤①④②
C.②⑤③①④
D.③⑤①②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黄发则是用来指小孩。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 《礼记》中的名句。《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浮云”,在古代诗词中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有三:一是遮蔽阻挡;二是飘流无定;三是变化无常。“浮云游子意”中应采用第三种说法。
D.漏断,指深夜。“铜壶漏断”这个成语,意思是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完,夜已深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歌开头四句提到“神龟”和“螣蛇”,有什么作用?
【2】将画线的诗句译为现代汉语。
【3】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曹操是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6、名句名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②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是鸟也,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④_______________,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⑤_______________,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
⑥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⑦王勃在《送社少府之在蜀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劝勉友人乐观积极,不要因为离别而落泪。
7、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上面的文字摘自《________》(书名),这是________写给_________的信(人名)。
8、阅读《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可是,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研的热爱。【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虽然充满着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坚实有力。(有删改)
【注】①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
②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③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④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
【1】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不超过25个字)
【2】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9、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性格,我有我的爱好……但是你我的不同造就了这个多彩的世界。你可以和我不同,你必须和我不同,因为你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以上文字给了你生命的联想和感悟,请以“______可以不同”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或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