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B. 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C. 太湖畔桃红柳绿,春*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秀美的湖光山色。
D. 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萦绕 枷锁 凋零 草长鹰飞 袖手旁观
B.彷徨 悲愤 帷幕 五脏六腑 人情事故
C.诬蔑 踊跃 次第 销声匿迹 暴风骤雨
D.慧星 簌簌 漂移 阳奉阴违 哀草连天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关雎》和《蒹葭》都是“风”,属于地方民歌民谣。
B.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散文集《故事新编》,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如岳飞的《满江红》,今人都为其谱过曲。二是让一些现成的曲谱与古诗“联姻”,这种方法便捷好用,饶有趣味。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B.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C.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D.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定格:一定的标准、规则。)
5、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到湖北、湖南一带游览。
B.诗中“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和云霞的变幻多姿。
D.该诗颔联是以静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颈联是以动态的角度来写景。
【2】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③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④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景物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湖南一个“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虽然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
(B)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莱、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面前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韩吃瓜的”这样一个美名。
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1】结合选文(B)画线句子,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和态度。
【2】结合原著,说说书籍对毛泽东和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选文,说说毛泽东和彭德怀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8、请阅读《狂风与荣耀》,完成小题。
狂风与荣耀
有一位年轻的登山新手,准备去攀登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这是他第一次攀登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所以他邀请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向导陪同。
那真是一段危险陡峭的山路,但是有一前一后两名优秀向导的保护,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危险。他们攀登了很久的山路,就在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之时,顶峰就在眼前了。走在前面的向导愿意让新手第一个站到山巅,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于是挪向一边,让年轻的登山者走在了前面。这时,在荣誉的魔力下,爬到峰顶的年轻登山者,竟然忘记了山峰上随时可能刮起猛烈的阵风,他兴奋地跳起来欢呼自己的胜利。就在这时,首席向导赶上前来,一把把他拉倒在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太多的时刻,我们想要高高地站起,享受属于我们的成功与荣耀。可就是在这些时刻,我们最容易消失在狂风之中。
【1】当“首席向导赶上前来,一把把他拉倒在地”时,可能会对这位年轻人说些什么?请结合语境,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揣摩首席向导当时的神态和语言,再用生动、形象的句子描写出来。(50字左右)
【2】在“品读哲理故事·体味精彩人生”的环节,小敏分享了上面这篇美文。有人说,“无知者无畏”;有人说“谦卑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也有人说“当享受荣耀时,我们依然要保持那份谦卑。”
你同意以上哪种看法?或者你还有什么新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9、生活常因细节而丰盈和意味深长。以“那些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