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_________了诺贝尔奖。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_________。
A.颁布 卓有成就
B.颁发 成绩卓著
C.颁布 成绩卓著
D.颁发 卓有成就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B. 校园广场的设计者自出心裁地以革命事件作为广场主题,这就比一般的广场更具历史文化意义。
C. 喷泉旁边的那几棵柏树修剪得惟妙惟肖,连叶片的数量都基本相同。
D. “官道”,南北通衢,东西广连,商贾游民,络绎不绝,形成了独特的商旅文化。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
B.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杜诗详注》
C. 《北冥有鱼》——庄子——《庄子集释》
D. 《卖炭翁》——白居易——《白香山集》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企业在欧洲参与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的全面施工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目前,七年级学生能熟背诗词五十首以上,八九年级学生能熟背百首以上。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号______居士。词中最能体现词人豪放风格的句子“_____________”。
【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表达效果。
6、理解性默写。
(1)文章中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写水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拟人手法写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5)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7、名著阅读
【链接材料】
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服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象牙质的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螳螂以这种奇怪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
(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看出法布尔主要采取________________(实验解剖/野外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来研究昆虫的特性,《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____”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悦的精神盛宴。
(2)请结合链接材料,举例说说这部科普著作的文学经典是如何展现出来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B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昧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C“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扣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 。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D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 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选自2010年11月7日《淮海晚报》)
【1】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1)平日里:
(2)节日里:
(3)生病时:
(4)上学时:
【2】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1)我选(_____)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
【5】请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话,表达对文中父亲的深深谢意。(不少于80字)
9、题目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骆驼走的慢,但终能到达目的。
大路走尽了还有小路,只要不停的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一定失败。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