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他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察,在熙熙攘攘的进站人群中能够望眼欲穿,使坏人无法遁形。

B.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C. 写景物时,适当调遣笔墨,使动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那么,所写的景物也就更生动而富有情趣了。

D.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啊!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②磨难使人进步。

③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建构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 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④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实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⑤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从字典中删除。

A.④②⑤①③

B.②①⑤③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③④⑤①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家(juàn)     (qiáo)          皱(zhě)       风雪途(zǎi)

B.奋(kàng)     (xǐng)        默(xián)       (sù)

C.隔(jiàn)       裂(jūn)          暗(huì)       然而止(gá)

D.子(méi)       带(xié)          旋(wò)       情趣然(àng)

4、下面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美元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次贷危机打击的亚洲股市雪上加霜,难以再现复苏迹象。

B.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沙漠中的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C.作文课上,小明对原先的作文作了修改,由于不明要领,反把作文改得不伦不类

D.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做到心无旁骛,便是敬。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④魑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乙】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凄凉的意境。

C.两首诗在内容上都与李白有关,【甲】诗主要写李白途中所见所闻,【乙】诗主要写杜甫在天水怀念李白。

D.两首诗都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甲】诗借江水抒发怀念故乡之情,【乙】诗借秋水抒发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2】两首诗的颔联都很有意蕴,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甲】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乙】诗中“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所写的内容和写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卜算子·咏梅》体现梅高洁坚贞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走近名著,填空。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_。他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武汉1月29日电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这是这家研究所29日对外公布的消息。

据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1月23日发表文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

这篇文章首次证实了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这为后续病毒致病机理、病毒溯源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介绍,2019年12月30日,在疫情暴发初期,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积极响应武汉市政府、湖北省卫健委和武汉市卫健委的防控联动机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收集和标准化入库工作。研究所于2020年1月2日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于1月5日成功分离到了病毒毒株。1月9日该毒株资源已按标准完成国家病毒资源库入库,并进行了标准化保藏。

——新华网

(材料二)

(材料三)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目前明确的传播途径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其中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不论有症状的病人还是处于潜伏期的病人均是传染源,病人咳嗽、打喷嚏的时候,有飞沫喷出,飞沫也就是直径大于0.5um的水颗粒,每个飞沫可能搭载很多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0-160nm,会通过呼吸或接触传染给别人。

水颗粒是有一定重量的,不会总在空中飞行吧?一般飞行距离不会超过2m,除非有病人没有戴口罩、对面、猛烈咳嗽,或许飞沫飞的距离要远一些,因此咳嗽要用纸巾遮掩口鼻,不能正对其他人。

研究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基因序列分析,与非典SARS-nCoV有85%的同源性,它俩就是近亲,不论中间宿主是什么,已明确非典的冠状病毒来自蝙蝠,于是人们把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也指向蝙蝠,这也是目前普遍的认识。但具体的传染源、中间宿主,是怎么传染给人的还不完全清楚!

——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与非典SARS-nCoV同源性非常高,因此有较大可能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蝙蝠。

B.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石正丽团队发表论文《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

C.中科院武汉研究所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离到病毒毒株,并制定标准将其病毒毒株保存在国家病毒资源库。

D.目前明确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主要是飞沫传播,传染源包括有症状的病人和处于潜伏期的病人。

2阅读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结合材料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在开学前,学校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