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和妈妈谈论《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抒己见,热闹非凡,真是人声鼎沸

B.美国国会中某些人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在许多国家掀起轩然大波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吃惊地望着他,这哪里还是刚才那个低眉顺眼的乖孩子,完全是个野蛮小子。

B. 他妹妹生病住院,他父亲又让汽车撞伤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C. 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等不文明行为。

D. 这个段子,他早已烂熟于心,表演时栩栩如生

 

3、下列有关《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B.《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奖。

C.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之多,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D.《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兄弟傅聪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多年勤奋工作,不孚众望,被选为楷模。

B.标点很重要,写文章怎么可以文不加点

C.各领域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具有创造力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创造力。

D.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在叙利亚等地制造了很多恐怖事件,在当地平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C.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D.最后两句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⑥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默写崔颢《黄鹤楼》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随着时代的发展,选择性阅读变得日益重要。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智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请结合知识链接和《傅雷家书》的内容,总结你在阅读《傅雷家书》时使用的读书方法。

知识链接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和方法选择四种情形。

知识链接2:精读的方法有批注式阅读、思维导图式阅读、写书评式阅读、摘记法阅读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笼,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合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荚子,名曰槐角,字连墩,槐角也是极低调的,两三个小粒便自成一串,小串与小串之间礼貌地保持着距离,风一吹,远看是一穗一穗晃动的绿影,近看又是挂满枝头垂覆下的绿阴,看着不起眼,用指肚捏一捏粒粒圆润饱满,槐角成熟后便掉在地面,干脆利落。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今年,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七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蓬蓬,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甲】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若是盛放时节,那一层层铺展开的花瓣直晃人的眼,像婀娜的烟云,像璀璨的晚霞,花团锦簇,傲人夺目。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早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静默着,仿佛用不开花的方式在抗议。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今年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做瑜伽,猛抬头,【乙】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而黑槐却用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原文有改动)

【1】文章写了不同时期,作者看到黑槐树的不同状态和境遇,请依据时间顺序,用原文语句填空。

去年七月,我看到的黑槐花“_______;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原因是“_______;今年走过春,走过夏,我等待它再次开花,黑槐树却一直“_____;今年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我惊奇地发现,“_______,于是我惊叹它的智慧。

【2】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都是对黑槐开花的描写,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3】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拥有。”读了本文,你会把它推荐给下面的哪一位同学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甲同学:处事张扬,做事比较情绪化。

乙同学:极度自卑,遇事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生活处处有风景,我们却因为内心太多的追求而不愿驻足欣赏。

请以“何不放慢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