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歇息。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B.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邈:远,这里用作动词。(《与朱元思书》吴均)

D.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无何:不久。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B. “十一”黄金周期间,揭西各旅游景点的商店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C. 这些简单又普通的材料在韩美凤手中变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惟妙惟肖的布画。

D. 在创新作文比赛中,黎明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评委的好评。

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爱与奉献是白衣天使无悔的选择,面对平凡的工作内容,她们兢兢业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B.2019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闭幕晚会精彩纷呈,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C.国庆期间,南宁多家商家推出的名目繁多的打折等促销活动,令广大消费者眼花缭乱

D.这次运动会中,我们班夺得了好几个项目的冠军,同学们诚惶诚恐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

4、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为人洁白晰,冉冉府中趋。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

B.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C.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D.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感时花溅泪,  

(4)   ,生于淮北则为枳。

(5)   ,万水千山只等闲。 

(6)山河破碎风飘絮,  

(7)烟笼寒水月笼沙,  

(8)   ,零丁洋里叹零丁。

(9)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

呵,小弟弟,我小时候也跟你一样。朱赫来说。我生来就有一种反抗的劲头儿,只是不知道把浑身的力气往哪儿施展。我家里很穷。有时候,我一看到老爷们那些养得又白又胖的孩子,我就恨他们。我时常不留情地把他们揍一顿,可是除了换来父亲一顿狠打以外没有别的好处。单枪匹马去斗争,是不能改变现状的。保尔,你满可以成为一个献身工人阶级事业的优秀战士,一切条件你都有,只是年纪还轻,(     )对阶级斗争的意义还不大明了。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奴隶们造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     ),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

他握紧拳头使劲地捶了一下桌子。

[乙]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     )成了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     )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文括号内依次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且   但是     既然   

B.所以   因此     因为   

C.所以   因此     既然   

D.而且   但是     因为   

【2】下列对有关选文及相关情节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话是朱赫来对保尔说的,从中可以看出朱赫来是一个热心、勇敢、坚定的革命者。

B.[甲]文连用2个“需要的是……而不是……”写出了阶级斗争的艰辛,体现了朱赫来对阶级兄弟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赞颂,对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的公子哥、软骨头的憎恶。

C.[乙]文写的是保尔在身体残疾却还没有找到文学创作道路时,战胜自杀念头的心路历程。

D.[乙]文保尔认识到一死了之是懦夫行为,真正的英雄就应当战胜病魔,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

【3】保尔·柯察金的成长与革命者朱赫来有着重要的关系,下面有关他们之间的几件事情,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保尔突然扑向押送朱赫来的匪兵,朱赫来趁机跳过去,挥拳将匪兵打到壕沟里。

②朱赫来听保尔一家讲述各种事情,珍视保尔的反抗精神,引导他领悟革命道理。

③视察工作的朱赫来,看见保尔灌满雪的套鞋,十分关心,想要送保尔一双靴子。

④保尔在街上看到省肃反委员会签名的布告,签名的人正是朱赫来。他非常高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4】小文路过七年级,看到阅读宣传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展示——“孙悟空的微信群”:

群主:我为这个群取名“老孙的帮帮团”,这些人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的成长意义很大。

请你仿照上述展示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建一个微信群,并依照例子取一个群名并阐述理由。(要求:所选人物与其介绍应该一致,群名的设定能够综合体现三个人物的共同点)

群主:(3)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本,回答小题。

苦刺花的香味

(李建中)

①已经一个多月没出城了,突然想到城外走走。

②车子驶出城外,庄稼地已经一畦赛一畦地绿了起来。鸟雀低飞,洒落串串软语,燕尾剪裁着春风,攀枝花举着酒盅似的花朵,醉饮满树春光。在一条溪水潺潺的小河边,我看到了一片雪一样盛放的苦刺花,一朵朵,一簇簇,洁净如雪,尤显高洁。看到苦刺花,一缕苦涩而清香的味道萦绕心头,唤醒了童年的记忆。

③我的童年在乡间度过。每到春天,上山采花的人特别多。大家最爱采食的是棠棣花,但采摘苦刺花的人却特别少。一是苦刺花花瓣细碎,花朵较小,而且味苦;二是苦刺花长着绣花针一样锋利的细刺,稍不留神就会扎伤手。与常人不同,母亲常常选择在河湾处采摘苦刺花。母亲说,河湾处的苦刺花开得盛,花瓣肥,味道正,而且有香味。

④苦刺花摘回来清洗干净后,母亲就把它放在锅里煮上半小时,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浸泡,除去苦涩之味。食用时,把苦刺花挤干水分,加上韭菜、辣椒、豆豉和几丝腊肉,在油锅中爆炒,一道美食就做成了。小时候缺少油荤,肠胃寡淡,吃苦刺花,除了偶尔能尝到丝丝肉腥味之外,剩下的几乎全是苦涩的记忆。当看到我吃苦刺花吃得眉头紧皱的时候,母亲就若有所思地说:“苦刺花的确苦,但苦的东西吃多了,就能吃出香味来。”我那时懵里懵懂,理解不了母亲这话蕴含的深意。

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我十多岁就承包了一家人一年的砍柴任务,而且干起了挖坂田、背畜粪、打谷子等成年人才干的重活。浸透着汗水咸涩味道的少年生活,磨厚了我的脚掌和手掌的茧子,压结实了我稚嫩的肩膀,磨砺了我坚韧的内心。14岁那年,我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家务活。离开了农活的我竟像一株水土不服的树木,变得孱弱多病,我疯也似的奔向郊外寻找苦刺花,我时不时地想起母亲摘苦刺花的情景,我仿佛第一次嗅到苦刺花苦涩中的淡淡香味。

⑥中师毕业,我到了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任教。初为人师,我不敢丝毫懈怠,我认真撰写教案、反复修改,像演员背台词那样一遍又一遍地背教案,设想各种课堂情境和应对方案,窗前的灯,不知多少次擦亮小山村漆黑的深夜……也许是工作上吃的苦多一些的缘故吧,后来,我有幸从小学调到中学,从山区调到县城工作。

⑦20岁那年,我从县城回老家,犯了牙痛病,吃药打针都没奏效。母亲挖来苦刺花根煮水,没想到两天后牙就不痛了。只是苦刺花根的苦肝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幸运的是,我从此不再因为其他药的苦涩而紧皱眉头,往往一仰脖子就能把一碗药一饮而尽。每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令人头痛的事,我就想起那剂苦刺花煮水的药方,眉头开始舒展,额头和心头的皱纹也减了不少。

⑧回城后上网搜索,生于河谷沙丘的苦刺花,居然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根和花都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叶可凉血、解毒、杀虫……曾经以苦涩浸透我生命底色的苦刺花,竟然浑身是宝,药用价值竟然这么高!

⑨回顾来路,在贫穷岁月里摔爬滚打,我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吃过了太多的苦,但如今这些苦让我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让我格外珍惜生活的馨香。轻轻地嗅着春风中的苦刺花,我觉得它真是一种具有哲学智慧的植物,它锦囊似的花瓣里,苦涩中藏着缕缕暗香。

(选自《金沙江文艺》2020年12期,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和经历

“我”的表现

“我”的心理

童年吃苦刺花做的菜

苦涩

奔向郊外寻找苦刺花

思念

20岁喝苦刺水治好牙痛

上网搜索苦刺花的功用

现在回顾来路

轻嗅春风中的苦刺花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鸟雀低飞,洒落串串软语,燕尾剪裁着春风,攀枝花举着酒盅似的花朵,醉饮满树春光。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苦刺花的香味”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串联起由儿时到现在的几段经历,使文章浑然一体。

B.文章开头写作者看到城外小河边洁净如雪的苦刺花,引出下文作者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开篇点题,行文简洁自然。

C.作者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心理,比如第⑦自然段中写吃过苦刺花后不再怕苦时用“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等词形象体现。

D.童年的“我”吃母亲用心烹制的苦刺花菜,吃出的却是一肚子苦水,这说明我很讨厌苦刺花,并且对那种困苦的生活痛恨不已。

【4】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5】请结合文章主旨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你对“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说法的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近些年,在“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等言论的影响下,很多父母竭尽全力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和最周全的保护,对孩子有求必应,唯恐孩子吃一丁点苦。然而,没吃过苦的孩子,却长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低能儿,安于享乐的他们,暴躁易怒,荒废学业,顶撞父母和老师,生活也并未如父母想象的快乐和幸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