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以君之力 不以疾也
B. 惩山北之塞 丈夫之冠也
C.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
B.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经常不交,在班上显得鹤立鸡群。
C.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D.校运会上,他穿的这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街头的风景是看不够的,几丝斜风,几缕细雨,南北东西的行人,变幻莫测的色彩,构成特有的视觉效果,有油彩的______,有水墨的_____,有工笔的_____,有写意的轻松,或者比作旋律,是大提琴的低沉,是六弦琴的诱人,抑或是二胡的深情,是古筝的流水?你简直不能说明!你能做的是去看,去听,去细细地品!
A.凝重 浓烈 细腻
B.浓烈 凝重 细腻
C.凝重 细腻 浓烈
D.浓烈 细腻 凝重
4、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蹒珊(pán) 倔强(jùe) 记载(zăi) 恹恹欲睡
B.绢本(juàn) 题拔(bá) 遒劲(qiú) 因地治宜
C.轧扁(yà) 粼峋(lín) 纤维(qiān) 络绎不绝
D.秀颀(qí) 濒临(bīn) 匀称(chèn) 坦荡如砥
5、在诗歌的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今诸多诗人用笔墨记录下祖国的壮阔山河。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写景技巧 | 文学常识及名句 | 出处 |
抓特征 | 王维的“①______,______”描绘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 《使至塞上》 |
显动静 | 郦道元描写的“素湍绿潭,②_______”通过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水清的特点。 | 《三峡》 |
多视角 | 陶弘景描绘的“③______,______”从仰俯两种视角,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 《答谢中书书》 |
用对比 | 刘桢使用对比手法展现了“④______,松枝一何劲”的状态,衬托了松柏的刚劲。 | 《赠从弟(其二)》 |
融情感 | 李白的“⑤______,______”借写故乡水,融入思乡情。 | 《渡荆门送别》 |
杜甫以乐景写哀情,用“感时花溅泪,⑥______”表达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 | ⑦_______ |
7、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这是斯诺对红军哪次行动的评价?在这次行动中,红军都经受了哪些困难?请举出一例。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碳中和与碳达峰总是一同出现。碳达峰即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拐点开始出现。但是人类总是要排放碳,实在减不掉的就吸收掉,当吸收总量等于排放量及实现排放等于没排放,就是碳中和。上述所说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这么说应该是先达峰后中和。我们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碳达峰,因为只有碳排放达到峰值,碳中和才有基础和前提。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到2030年才达峰,现在可以无限制排放,不是的。二氧化碳是一个长寿命的气体,它的寿命是百年级别的,如果现在还不刹车,到2030年踩一脚刹车,肯定要再延续十年才能达峰。
材料二:
歌德说过:“众生互惠而成”。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优势也不可能为所欲为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健康在于平衡,发展在于平衡,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材料三:
“轻罗小扇扑流萤”流萤的“流”字,将其隐隐约约、稍纵即逝、亦真亦幻的飘曳感、玲珑感、梦游感全勾画出来。如今不见流萤,实属古典之殇。
曾有一篇科普文章,称萤火虫比华南虎等明星更重要,因为它属于“指示物种”,意思是说,在自然界,它属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若其濒危,证明生态环境已极恶劣。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碳达峰即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拐点开始出现。只有碳排放达到峰值,碳中和才有基础和前提。
B.我们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那么在此期间可以无限制地进行碳排放。
C.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伤害了自然,那么自然也会伤害我们人类。这就验证了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的说法。
D.在自然界,如果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濒危,那么说明生态环境已极恶劣。
【2】分析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生态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请你提两条可行的建议。
9、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禅师的院子开满花。一天,有人向禅师要花,禅师答应了,于是更多的人前来要花。不久,院子里的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弟子说:“真可借,这里本应该满园花香,可现在就连一株菊花都没有了。”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三年后一村菊香,这样岂不是更好?”“一村菊香!”弟子心头一热,眼前浮现出一村子菊花盛开的美好景象。
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