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méi)       绊(jī)       旋(wò)       然(piān)

B.途(zài)       (yàn)       皱(zhě)       默(jiān)

C.猎(shòu)       裂(jūn)       (liè)       落(duò)

D.涡(xuàn)       (jìn)       角(línɡ)       (jìn)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把“只要”改为“只有”)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在句末加“的故事”)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去掉“能否”)

D.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激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把“学习用品”改成“文具”)

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 (sǒnɡ)   荒(miù)   退 (kuì)   锐不可(dànɡ)

B. (sāi) 尬(ɡān)   惊 (hài)   灭(jiān)

C. 热(zhì)  见(piē)   责(jié) 使(chāi )

D. 绉(zhōu)  息(bǐng)  裁(zhòng) 气 (fē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解释诗中下列词语。

俄顷:______________

何由彻:______________

2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3填空。

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____并渲染了特定的_______;二是烘托出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_______的伟大胸襟蓄势。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5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感时花溅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 国的   ,这部作品又称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3)《在保安》一章中,作者终于见到了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他在书中提到“毛泽东是一个极有趣味而具有多样性的人物”。主要体现在哪里?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毫升母爱

邓琴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的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⑪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⑫我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⑬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⑭“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⑮“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⑯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1】【1阅读全文,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叙写了哪几件事。【概括故事情节】

2】【2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重点句子】

(1)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2)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

3】【3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分析文段作用】

4】【4“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分析标题作用】

5】【5本文作者选取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了母亲的可贵品质。请运用这种写法写一段话,写出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

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写法分析】选段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母亲勤劳的品质,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写人叙事的文章,在刻画人物时,可借助于具体可感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其内心世界。这样就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鲜明。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你收到的礼物有很多,但珍爱的可能就一二件。请以“珍爱那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叙事具体,内容充实,情真意切;②不要套抄范文;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