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冽(lǐn)        (sài)            (yíng)       锐不可(dāng)

B.发(bān)       裁(zhóng)       行(lǚ)            屏息声(liǎn)

C.然(qiǎo)       首(qiáo)        蓝(zàn)        摧枯拉(xiǔ)

D.战(dū)        刻(juān)          空(lín)        一丝不(gǒu)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天参观的石窟雕像群内容丰富,气势宏伟,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B.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为此,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需要学习雷锋呢?

B. 通过这次集中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C.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 目前,不少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加强。

 

4、【咬文嚼字析古诗】“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中“嗟”和“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叹息   缓慢

B.盼望     缓慢

C.叹息     徒然

D.盼望     徒然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选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______________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4】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填空。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以景衬情,引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在生活、思想、行为上经受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就是在经历过诱惑仍能在波澜中保持那份平淡;在经历过失落后依然满怀最初的希望;在孤独与守望中依然执着前行。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心”字的古诗词(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海底两万里》中尼德·兰性格中的多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根的《谈美》一文,重点阐述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二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

垃圾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①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笔者所在的小区,②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③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整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材料二】

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堆肥、资源返还。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④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等,目前,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日本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每年都会组织小学阶段的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环卫部门的垃圾车也相应分成三种颜色,回收垃圾时三辆车同时工作。

【1】文中划线语句说明方法判断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列举了“300亿”的数字,说明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巨大。

B.②句用“三个”垃圾桶的数字,为了强调我国居民区分类垃圾桶之缺乏。

C.③句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层次清晰地说明了垃圾处理是个复杂的工程。

D.④句举德国垃圾分类的事例,具体地写出德国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2】请结合材料一说说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3】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谈谈国外在垃圾处理方面可以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你留意过自己的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景物描写要生动,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2)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