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作者依次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曹雪芹。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 《藤野先生》《端午的鸭蛋》《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小说、散文、诗、词。
D. 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庙堂”指代朝廷,“丝竹”指代音乐,“手足”指代兄弟,“三尺”代指讲台。
2、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可把“加强”改为“提高”)
B.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
C.中国的书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字,其原因是因为书写时行笔的诸般变化蕴含着书法家丰富且又多变的情感。(删去“其原因”)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应把“建设”和“规划”调换)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凛冽(lǐng) 要塞 (sài) 轻盈 (yínɡ) 锐不可当 (dǎng)
B. 颁 发(bān) 仲 裁(zhōng) 履行(lǚ) 屏息敛 声(liǎn)
C. 悄 然(qiāo) 镌刻(juān) 歼灭(qiān) 摧枯拉朽(xiǔ)
D. 船艉(wěi) 荻港(dí) 督战(dū) 一丝不苟 (gǒu)
4、下列诗句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B.乾坤空落落,穷边饱雪霜。末路惊风雨,岁月去堂堂。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一作“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D.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宏。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谁与同?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凤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______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______时的景物。
【2】《钱塘湖春行》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______”;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外,还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做具体分析。
【4】赏析“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不尽长江滚滚来。
(2)用志不分, 。
(3) 苔痕上阶绿, 。
(4) ,然后有千里马。
(5) 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范仲淹的《渔家傲》中“ , ”,借酒表达戍边将士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7、名著阅读
近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隆重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1)请你为此次读书活动写一句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作品具体情节,说说你从他身上汲取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示例:周恩来为了保住苏维埃,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广州公社失败后,他转入地下活动,最终“破封锁”,到达苏区。我从他身上汲取到的是他面对困难从不低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毛泽东 B.朱德
8、课外阅读
看京剧
1995年9月7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 ,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 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搏得了满场喝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抢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 ,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 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 …
【1】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轻歌曼舞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情不自禁
B. 燕语莺声 应接不暇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C. 歌舞升平 目不暇接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
D. 轻歌曼舞 应接不暇 瞠目结舌 不由自主
【2】指出第4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按照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乐曲声(______) 武打(______) 舞蹈(______) 唱腔(______) 亮相(______)
【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5】作者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
9、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父母、老师那暖暖的爱,朋友、同学那默默的关怀,一本好书给予我们的感动,一片落叶带给我们的情思……都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请以“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感动”“温暖”“诗意”等;(2)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融入情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