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同学们回到宿舍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B.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同学们民怨沸腾,表示赞同。
C. 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暑假进修,使我们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
B.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C.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的结果。
D.《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及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洨河(jiáo) 雕镂(lòu) 燕然勒功(lè) 因地治宜(zhì)
B.契合(qì) 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ào) 重峦迭嶂(dié)
C.逻辑(jí) 丘壑(hè) 人才济济(jǐ) 瘦骨嶙峋(xún)
D.推崇(chǒng) 桥墩(dūn) 交头结耳(jié) 拾级而上(shè)
4、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一个并不太长的历史间隙里,浙江人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亘古未有的现代神话。鲁迅、茅盾、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一大批浙籍文学大师在同一时间内集体亮相,____这也成为他们开拓新文学新疆域的动力源泉。
①究其原因,水网密布、面海而居给浙江人带来了敢于冒险、向往自由的精神。
②不仅照亮了家乡的山水、草木,也照亮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之路。
③而现代浙江才子们,骨子里也有着一种传承地域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④如果没有他们的杰出贡献,我们是否能走出一条“新文化”之路?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②③
5、古诗词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⑴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
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6、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下面是小鸿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所列的表格,小星同学就此与小鸿同学展开了讨论。请根据内容,把对话补充完整。
年龄 | 人物 | 参军原因 |
64岁 | 李姓老头(卖肉的生意人) | 在洪洞没法做买卖(苛捐杂 税太多)。 |
15岁 | 号手(穷人家的孩子) | 红军把我送到学校读书,我 吃得很饱,我家分到了地。 |
12岁 | “山西娃娃”(被卖做学徒) | 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 日的。 |
小星:你怎么想到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录这本纪实作品?真是太新奇了!
小鸿:因为表格可以将一大段文字进行信息分类和梳理,看起来更直观。
小星:那你这个表格是如何进行分类梳理的?
小鸿:我关注到的是不起眼的红军战士们,将不同年龄、①_______的人来进行梳理, 得知他们为了②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参加了红军。
小星:原来斯诺还记录了这么多不起眼的红军战士参军的经历,他想通过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星:看来用列表格的方式也能读纪实作品,且便于整合信息和深层思考。
8、表情包为何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副语言”
①最近,中青校媒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会借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情绪,60%以上受访者认为表情包便于表示友好并且习惯通过表情包缓解尴尬。的确,近些年,表情包流动在各类社交场景之中,许多年轻人已经无法在虚拟社交时脱离表情包。
②表情包最早起源于一位美国人发明的笑脸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颜文字、笑脸、绘文字、图文叙事以及动态图片等各类表情包。2014年起,Emoji搜索引擎的创始人甚至将每年的7月17日定为“世界表情包日”。而表情包的真正盛行源于社交软件的广泛普及,用户不仅能使用软件自带的表情包,还可以发布自己设计的专属表情包。社交软件使人们的交流逐渐从面对面沟通转向线上交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习惯于在虚拟交流时“斗图”。
③表情包可以看作是线上文字交流的重要补充。相较于面对面的沟通,人们在线上文字对话时较难感知对方的状态或情绪,而发送表情包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当人们想表达负面情绪或者想怼人时,发送恰当的表情包既能表达自己的不满,也可以缓解对方在接收信息时的尴尬。表情包还能以省力的方式丰富文字的细节,比如,微信表情中能代表笑的状态有“憨笑”“呲牙”“可爱”“偷笑”和“微笑”等,当用户想传递开心的感受时,不必思考使用何种文字更为精准,只需要发送一个表情便可解决。
④除此之外,表情包能够充当同一圈层或代际群体的“接头暗号”。新媒体学者彭兰教授曾写道:表情包可以作为代际区隔和群体区分的标签。交谈越亲密或越志同道合的人之间,使用的表情包也会更加具体和生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下级对上级或者晚辈对长辈较少使用表情包。这就好比老年人不理解年轻人蹦迪,而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跳广场舞一样,不同群体内部都拥有专属的沟通暗号和文化符码。
⑤年轻人使用的表情包常常带有调侃、讽刺或戏谑的色彩,而中老年表情包则以安静、祥和与正能量著称,这也造成了不同代际群体对于同一表情的认知差异。比如,中老年群体普遍认为微信里的“微笑”表情是一种开心的笑,但年轻人却认为它是带有嘲讽和高冷感的假笑,因为它与“难过”“再见”等表情一样视线向下,看上去是一种情感压抑后展露的笑容。
⑥表情包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还代表了年轻人追求新潮的生活方式。表情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和时下社会热点或网络流行语息息相关。比如,最近流行的“内卷”“躺平”“emo”和“yyds”都已被制作成诙谐风趣的表情包,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当下的生活态度。网络技术为青年群体赋权,每一位网民都可以参与到表情包的生产与分享之中,这种带有亚文化属性的图文符号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严肃的话语方式。比如,不少大学生都曾有拍摄老师讲课神态,并将其制作成表情包的经历。在课程微信群里传送老师的表情包,不仅能活跃虚拟社群的氛围,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⑦不过,我们在拥抱表情包时,也不能忽略文字的力量。因为表情包的内容和解码的过程都具有非理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造成双方交流中的误解与偏差。无论是静态图片还是视频截取,表情包终究只能算一种浅层次和碎片化的表达,是线上人际交往的一种辅助手段,还远远替代不了语言或文字交流中的深刻思想与真情实感。毕竟,人与人交流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双方心灵相通。
(来源:《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下青年人的社交已完全无法脱离表情包。
B.表情包可以表达出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表情、神态,它满足了人们在虚拟社交中情绪表达的需要。
C.数据表明,年轻人喜欢使用表情包,表情包的种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多样。
D.最近流行的“内卷”“躺平”“emo”和“yyds”的表情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当下的生活态度。
【2】20班小柴要做一次“表情包离大家有多远”的采访活动,下面是他的采访提纲,请帮他补充完整。
采访提纲
采访方式 | 电话采访、街头走访、家庭成员采访等 |
采访对象 | 一、学生 二、工作了的年轻人 三、(1)______ |
采访问题 | 问题一:你在网络交际中经常使用表情包吗? 问题二:(2)____________ 问题三:(3)____________ |
【3】某论坛上,有人贴出来一张与爸爸交流的截图(见图1),还发文(见图2)说:我家老爸太low了,发表情包给他都看不懂的,真无聊,完全没法沟通了!小柴对这个说法持反对意见,但不知道如何反驳更有条理。请你帮他组织语言回帖,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9、命题作文
(1)请以“这,让我眼前一亮”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依据题目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抄袭本试题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