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畎亩(quǎn) 缥缈(piāo) 剖析(pōu) 流水溅溅(jiàn)
B.拂士(bì) 载体(zài) 友谊(yì) 莘莘学子(xān)
C.诸侯(liú) 隔河(gé) 刹那(shà) 少不更事(gēng)
D.筋骨(jīn) 广袤(mào) 提着(tí) 卓有成效(zhu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生挑战无时无刻在显著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B.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C.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自发地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D.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3、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蛮横(hèng) 寒噤(jìn) 堕落(zhuì) 挑拔离间(jiàn)
B.挚爱(zhì) 拙劣(zhuò) 弛骋(chěng) 怒不可遏(è)
C.翌日(yì) 颠簸(bǒ) 纤指(xiān) 络绎不绝(yì)
D.瞭望(liào) 愐怀(miǎn) 不修边副(fú) 轻歌漫舞(màn)
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诲 溃退 色采斑斓 抑扬顿挫
B.督战 闲熟 所向披靡 锐不可当
C.仲裁 愚钝 藏污纳垢 鹤立鸡群
D.躁热 诘责 筋疲力尽 和言悦色
5、阅读与欣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蕴含了什么哲理?
【2】结合全诗说说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 , 。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 。
(5)贺铸的《青玉案》中写到“一川烟草, ,梅子黄时雨。”
(6)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书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2个人名)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形象。书中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_________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8、阅读潘玉毅的《风掀动书页的声响》,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功利主义者眼中,书之一物,解不得渴,充不了饥,当枕头唯恐硌得慌,垫桌脚又嫌占地方。然而于我而言,它就像小王子的那朵玫瑰,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因为它曾温暖了我的岁月。
②小时候无甚去处,又不爱交友,唯有书算我一个知己。但凡上面有字的纸,我都倍感亲近,仿佛前世有缘一般。什么小说、连环画、字典、词典、教材,我都爱看,甚至连日历、香烟盒亦未曾放过。当同龄孩子还在打弹子、刮小牌、拔茅草根的时候,我已经把学校阅览室里的书都看完了,心中犹不满足。听说语文老师的阁楼里藏了很多书,便腆着脸去借来读。
③上小学之前,母亲为了培养我对文字的感觉,曾将《吕氏春秋》许多典故翻译成白话文说给我,但当我的双脚迈进校门以后,她便不许我再看课本以外的闲书。
④母亲是个极认真的人,夜里若发现我在看闲书,轻则训斥,重则将书没收。故而借了书,别说放到几案上了,连翻书都不敢用力,想咳嗽都得忍着。听到有类似脚步的窸窣声响,就速速熄灯,待脚步声去远,复开灯继续品读。读得倦了,抱书而眠,醒转时已是第二天天明,灯仍亮着,书仍抱着。这样的日子虽紧张而慌乱,多年后想起,却是异常的快乐和满足。
⑤到了初中课业变紧,心思放在功课上。不成想一个偶然机会,又让我将课外书重新拾了起来。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在实验室制作“叶脉书签”,我把树叶放在氢氧化钠溶液里煮着,抬头环顾,忽然在管理员椅子上发现了一本《清平山堂话本》。做实验的兴趣一下子没了,草草结束了剩下的步骤,脑子里想的是怎么开口借书。
⑥下了课,实验室迎来另一拨学生,管理员还在忙。我在楼梯口徘徊了很久,转身进了校长阅览室,打算边看报纸边等管理员下班。谁知竟读到黄景仁的《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不禁大为惊艳,满世界去找他的诗。
⑦当时小镇似乎没有图书馆,也没有正规书店,我寻遍了街上的书摊和报刊亭,也没有看到黄景仁的第二首诗作。好在实验室管理员后来将《清平山堂话本》借给我了,心中的遗憾才稍稍缓解。
⑧后来十余年间,每到一个书店或图书馆,我都会去翻找黄景仁的诗集,每看到他的一首甚至是一句诗,我都会摘抄下来。有一次,在《清史稿》里看到黄景仁的生平,店员告诉我不许抄。《清史稿》太厚,我根本买不起,于是咬咬牙,一字一句默背了下来。事实证明,只要心里想做,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读书使我变得执着,这一点,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⑨随着年岁增长,慢慢地,我不满足于只是看了,偶尔也会写一些不成熟的文字。即便几年过去,仍未有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却从未想过放弃,正如我未曾想过放弃读书一样。读书的同时我也在远行,每到一座新的城市,必会将那儿的图书馆、书店逛上一逛,若是时间不允许,远远看一眼,也能让我感到欢喜。
⑩如今我工作已近十年,书看得愈发少了,但买书的习惯依然保留,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弥补曾经买不起书的遗憾。买来之后,将书放在架子上,摊在桌子上,搁在打印机上,摆在窗台上。我喜欢听风掀动书页的声响,像成群结队的蚂蚁在心头爬过,像调皮的猫儿用爪子踩着人的脚背,像风雨将来时有人撑着伞在门口等你。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文章围绕“我”和书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①“我”对有字的纸倍感亲近——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我”在校长阅览室读到黄景仁的诗感到大为惊艳——⑤_____________——⑥“我”仍旧保留着买书和读书的习惯
【2】有人认为文章第③④两段写“我”的母亲偏题了,你是否赞成?请你结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3】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文章第①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⑩段划线句子。
我喜欢听风掀动书页的声响,像成群结队的蚂蚁在心头爬过,像调皮的猫儿用爪子踩着人的脚背,像风雨将来时有人撑着伞在门口等你。
【4】阅读选文结尾一句和课文《散步》的结尾句,分别揣摩这样结尾的作用。
选文结尾: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
链接材料: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散步》)
9、请以“那句话,我时常想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章不得出现真是姓名
⑷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