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中“在额头上”作补语。
B.“树根”是名词,“灰白”是形容词。
C.“不管”是连词,“留下”是动词。
D.“朝上倒竖”是主谓短语,“滔滔白浪”是偏正短语。
2、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宣告_____________。
②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令人_________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③_______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_________坐在书桌旁,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A.破灭 焦躁 如果 即使
B.破灭 燥热 虽然 但是
C.终结 燥热 虽然 但是
D.终结 焦躁 如果 即使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西晋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河东先生”。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C.《核舟记》中的“记”,是古代的一中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B.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在句中意思是“像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受戒》等。
D.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5、诗歌鉴赏。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乙)渡易水① 陈子龙[明]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 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③云草碧, 可怜无处送荆卿④! |
【注释】①明末,女真族统治者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内忧外患交并。崇祯十三年(1640),诗人陈子龙母丧服满,由家乡松江华亭赴京途中过易水时,有感于荆轲的慷慨悲歌,作此诗。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③潺湲: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④荆卿:即荆轲,被燕太子拜做上卿,行刺秦王,太子丹亲自送他渡过易水。
(1)下列关于甲、乙两首诗的鉴赏有错的一项是( )
A.甲诗“黑云压城”既是实写环境,也是比喻敌军围攻的气势,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不可避免。
B.甲诗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写塞上秋色,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C.乙诗是一首怀古诗,借古伤今是这首诗的显著特色。
D.乙诗中并刀夜鸣,志由物显,说明了诗人报国的愿望非常急切。
(2)两首诗借用“易水”抒发的情感有何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古诗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3)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相关故事情节。
①获取“金箍棒” ②炼就“火眼金睛”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8、【材料一】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
1月28日,北京冬奥组委在京发布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系统展示北京冬奥会碳管理相关工作情况,重点介绍北京冬奥会碳中和方法学、温室气体排放基准线、实际筹备阶段过程排放量、低碳管理工作措施成效、林业碳汇工程建设、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低碳方案》发布以来,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绿色奥运”从理念到实现的全过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让全球感受到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与担当。
【材料二】
北京冬奥组委:人工造雪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①从人造雪的具体用水情况来看,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延庆和崇礼山区,这两个地区有比较独特的气候条件,有较多的天然降雪。从实际用水量来看,延庆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当地现用水总量的1.6%,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张家口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崇礼区用,水总量的9.8%,占崇礼区水资源量的2.8%。
②此外,还通过制定赛区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节约用水等措施,提升赛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滑雪场也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人工造雪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总体来看,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
【1】小宇在搜集“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资料时,找到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他会选择哪则材料继续阅读?请结合两则材料的标题,说说你的理由。
【2】小宇在制作“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资料时,打算以“低碳造雪·绿色奥运”为标题写一段话。请结合材料二,为小宇完成写作任务。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
请以“我生活在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