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时所作,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情况下,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必须对仗。
D.自传是作者对自己生平经历的记述。《列夫·托尔斯泰》作为托尔斯泰的一篇自传,作者用妙趣横生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画像”,展现了大文豪深邃而卓越的精神境界。
2、下列关于民俗文化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一种奉祀社神风俗的戏艺活动。“社”原指谷神,“社稷”在古代是国家的代称。
B.安塞腰鼓源于战争和祭祀,后来演变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安塞腰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信天游,节奏自由明块,纯朴大方。多用比兴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衷肠。代表作品有《三十里铺》《赶牲灵》《送情郎》《走西口》等。
D.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重阳节登高、赏菊。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
B.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C.孟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名轲,字子舆。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被称为亚圣。
D.《红星照耀中国》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此之谓大丈夫
B.早发白帝,暮到江陵 舜发于畎亩之中
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蝉则千转不穷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阅读诗歌,完成第小题。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的后两句所运用的手法及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句积累与运用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2)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春望》中诗人以战乱之中家书的难得,说明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惦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世态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游山西村》一诗中融人生哲理于自然风光之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8)古往今来,历代志士仁人,或为忠君,或为报国,留下了一曲曲壮歌,而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堪称“壮中之壮”,不仅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也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大义凛然的民族魂魄。
7、《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通过对共产党领导人的细微观察和细致描述,塑造了许多优秀的领导人形象。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能表现他性格特征的事迹及对应的性格。
①彭德怀 ②朱德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选段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结合第③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为什么说“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4】阅读第⑥段,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9、请根据《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以“守住我们的根”为题,就身边文化遗产的保护,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