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C. 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2、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小说塑造的上官鲁氏、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D.泸州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它是沟通川、滇、黔、渝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年(邪()   匀chèng 滋暗长(qiǎn

B.yuān临(pīn制(è)   举提笔(zhù

C.劲(qiú薇(qiáng梁(biàn)   重叠嶂(lán

D.màn)   隙(xià)   道(suì)   惟妙惟xiào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B.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C.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D.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新时尚,正在改变许多居民的消费习惯。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

③表现男子因追求不到心仪的女子而痛苦难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请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任选一首默写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片段一】

ㅤㅤ它的确是建造巢穴和经营家庭方面的超群出众者,在所有昆虫中,只有它会拥有固定的家庭……在选择住宅时,它不喜欢把偶然碰到的天然的隐蔽场所当作家。它在为新家选址时总是非常谨慎。它喜欢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它要求自己的别墅的每一点,从大厅到卧室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的。

【片段二】

ㅤㅤ这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为了表达生活的欢乐,竟然在屁股上面挂了一只小小的灯笼。炎热的夏夜里,没有人没见过它的。古代希腊人把它称之为朗皮里斯,意为屁股上挂灯笼者,法语中则称它为发光的蠕虫。其实,萤火虫绝对不是什么蠕虫,即使是从外表上来看,它也不像蠕虫。它有6只短小的脚,而且十分明白如何使用自己的脚。它是可以用小碎步奔跑的昆虫。雄性萤火虫发育完全后,如同真正的甲虫一样,长着鞘翅。但雌性萤火虫却无此造化,享受不到飞翔的快乐,终身保持着幼虫的形态。不过,雄性萤火虫在尚未到达交尾期之前,形态也是不完全的。即使如此,称它为蠕虫也是不恰当的。法国有句通俗语,叫像蠕虫一样一丝不挂,用以形容身上未穿任何保护性的衣物,但是,萤火虫可是穿着衣服的,就是说它有略为坚韧的外皮,而且它还有斑斓的色彩,身体呈棕色,胸部呈粉红色,环形服饰的边缘还点缀着2个红红的小斑点。这哪儿会是蠕虫呢?

(1)《昆虫记》这本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①“_________ ”的美誉,片段一中的“它”是②_________。(昆虫名)

(2)阅读科普作品要关注艺术趣味,体会科学精神。鲁迅先生认为《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在上面两个片段中任选一个,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其“有趣”或“有益”体现在哪里?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一文,完成 下面小 题。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 2700 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 12 小时以上,33.55%的人 24 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 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 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 年有 600 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1500 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 5 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__________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角色的复杂心态。

1请简要概括“低头族”的特点。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第⑥段中加点词“研究表明”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了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

B. 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又有力地阐释了智能手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

C.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由好莱坞动画大片,引出说明对象,并说明“低头族”的种种表现;再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最后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影响。

D. 文末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可以用王勃的诗句“天涯若比邻”来作形象的概括。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明同学参加树人中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以下是他演讲的部分内容: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作曲家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所谓的英雄,其实就是勇于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小明同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看法及演讲内容,在同学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