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请军礼见 君之力

B.得志,与民由 已而细柳军

C.舜发畎亩之中 告知

D.饿体肤 妻献疑曰

2、下面对杜甫《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了要怎样孝敬父母,比如尊敬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说话要和颜悦色,还要帮忙做家务。

B.鲁迅的《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

C.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

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明介绍了三个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却看:回头看。②愁何在:不再愁。③漫卷:随手卷起。④“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1)颔联中___________两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听到喜讯后的激动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E.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F.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6题只选4题作答,共4分。6句全选按前4句评分。)

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夜夜除非,   (范仲淹《苏幕遮》)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各2分。第7题的总分不超过8分)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们穿了大了好几号的制服,戴着红军八角帽,帽舌很长,不断掉下来遮住他们的眼睛……他们最小的9岁,平均年龄18岁……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材料二】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他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材料三】

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这时已是六月了。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他们继续爬山。下一个是邛崃山脉,又损失了许多人马。接着他们过美丽的梦笔山、打鼓山,又损失了不少人。最后在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日,他们进入了四川西北的富饶的毛尔盖地区。同四方面军和松潘苏区会合。他们在这里停下来作长期的休整,对损失作了估计,重整了队伍。

【1】【材料一】中的“他们”指的是作品中一个特殊的群体__________。请对这个群体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谁?从材料中你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过雪山时,大量红军牺牲;长征路上,红军还遇到数不清的困难。请根据第二、三则材料探究并归纳长征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

3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遇见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可以写你的经历和思考、感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