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要塞(sài) 竹竿 锐不可当(dāng) 坦荡如砥
B. 消逝(sì) 暄嚣 正襟危坐(jīn) 春寒料峭
C. 畸形(jī) 轩榭 因地制宜(zhì) 杳无消息
D. 屏息(bǐng) 妥帖 眼花缭乱(liáo) 殚精竭虑
2、下面是一段跟黔城有关的导游词,选项表述有误的是( )
①同学们,欢迎大家来黔城旅游。②有人曾说过,逛古城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③在大力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有关部门对黔城古镇也进行了大量的修缮、调查。④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一起“仰望虎山翠岭,俯 沅江 ”。
A.第①句中的称呼“同学们”的使用,体现了交际口语用语得体的特点。
B.第②句不是直接引用,只是转述大意,所以没必要打冒号和双引号。
C.第③句应该把“修缮”和“调查”调换位置,此句错误为词语搭配不当。
D.第④句下联根据词性相同的原则,空格内可以填写“看”和“碧波”。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疟疾(nüè) 韶光(shào) 文绉绉(zhōu) 锐不可当(dāng)
B.鳌头(áo) 诘问(jié) 金銮殿(luán) 煞它风景(shā)
C.猝然(cuì) 歼灭(jiān) 蹿一蹿(cuān) 鲜为人知(xiǎn)
D.憎恶(zēng) 寒噤(jìnɡ) 迫击炮(pǎi) 亭台轩榭(xuān)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累计涨幅超过4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已经出现了亏损。(删去“超过”或“左右”)
B.丛平平经过认真的筹备,一个名为“CY故事”的故事贩卖店在淘宝网上正式开张了。(“经过”提到“丛平平”的前面)
C.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提到“把”的前面)
D.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60%的初中学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医生、工程师、军人、教师、警察、科研等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将”改为“把”)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北青萝
【唐】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①,茅屋访孤僧②。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③磬,闲倚一枝藤④。世界微尘里⑤,吾宁⑥爱与憎。
【注释】①崦(yān):崦嵫山。指日落的地方。②访孤僧:指拜访高僧。③初夜:初更。④一枝藤:一根藤手杖。⑤“世界”句:《法华经》中有“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句。⑥宁:为什么。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第一句描绘了红日西沉的景象,交代了诗人入山访僧的时间,下句“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
B.颔联中“人何在”,显现出山间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发表现出这位孤僧远避红尘的意趣。
C.颈联中“初夜”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诗人独自敲磬诵经,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之虔诚。
D.综观此诗,诗人写访僧之事,所见之景,所悟之理,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精炼,富于蕴藏。
【2】简析“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中“闲”字的表达效果。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杜甫在《春望》中描写了长安城乱草丛生的春景,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感叹前程遥远、难以到达,而自己空有诗才、毫无用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交流会上,小丽和小雅各读了一段介绍蟋蟀巢穴的文字。你认为哪一段出自《昆虫记》?简述理由。
小丽:蟋蟀的洞穴往往有个下垂的房檐,既防雨淋又防敌害。洞口大小,手指粗细,天亮时蟋蟀用牙齿啄泥堵住洞口,夜晚活动时掀开巢穴里面的上盖。洞内情景:一个凹形槽内,拇指般粗细,长度20厘米上下。走到通道尽头的宽度刚好可以容蟋蟀转身,洞里光滑湿润、洁净整齐,留有前后洞口,便于通风、活动和遇险时逃逸。
小雅:蟋蟀比它们更要聪明得多。它轻视偶然碰到的隐处,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的地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暖阳光的地方。它不利用既成的洞穴,因为不适宜,而且草率;它的别墅都是自己一点点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最低下的动物,却可以有一个完善的住宅。它有一个家,它有平静的无上的隐之所。
8、故乡 故人 故事
王迎春
①夜深,思绪常常带我回到过去,沿着时光的河道回流,打捞已沉入河底的往事,寻找我生命的故乡。记忆中的细节是缓缓流淌的河流,那里的村庄傍河而居,河流就是我们慈祥的先祖,它的源头就是生命的起点。
②城市如村庄的天空,从村庄出来的人就像天空中的星星,遥远闪亮……小时候我就认为城里的二姑是有本事的人,她给了村里人许多向往,小学读完便离开了湖畔的村庄,成为第一颗天空中的星星。一晃荡,举家进城整整30年过去了。时光荏苒,如今的我也是天空中的星星,我没有因此而庆幸。相反,渐行渐远的村庄却成了我时常仰望的天空。
③30年间,村庄上的人们进进出出生生死死。城里的二姑离开我们已快15周年,如流星陨落,没有人还记得当年她耀眼的光芒。就连二姑家的老式宅子连同屋旁的酒厂也被拆了建、建了拆,如同收割庄稼已经连续两茬。
④今天我回到了村庄,见到了故人,回到了旧时光。那天,中饭时分老人非留下我陪他小饮几杯,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弯下身,朝着略显昏暗的角落摸索了几下,带出来的是一瓶不知哪年的老酒了。看那已然斑驳的招牌,我一眼认出就是我童年在乡下曾经见过的“大肚子”洋河,飞天敦煌图案虽已不再鲜艳仍一下子勾起了我陈年往事的怀想,岁月在这里变成了经年陈酿,我怎舍得打开?但又忍不住品味一口的冲动。拧开经久岁月的瓶塞,顿时满屋酒香,不醉自醉。
⑤从前,我曾一度想做个奔走乡里的厨子,就像村里的小李子,两把菜刀闹革命,耳朵两边各夹着一支甚至两支香烟,红光满面。四邻八舍做红白喜事都离不了他。我还艳羡他挥动菜刀的格局和气势,真是有声有色。热气蒸腾之下,看到肥头大耳的小李子一次又一次地抓起大勺,接二连三地尝着即将起锅的肉膘或虾米羹汤时,我真是羡慕嫉妒恨。我不知道大厨还可以拿工钱,只以为忙乎半天混个嘴,混个酒足饭饱就是一件合算得要命的差事。类似厨子,村子里总有叫得出名字或叫不出名字的、入流或不入流的混饭碗的手艺人,木匠、瓦匠、石匠、厨师等等。
⑥杰坤二爷在我心目中肚里是有些墨水的,因为他会讲《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一天他到我家串门,家里没有大人,他便与我们讲起了古戏。记得第一次讲的是《武松打虎》,他讲到扣人心弦处,就停下来了,说口渴。我连忙倒水。二爷又说加些糖就更好了。糖家里是有些的,我们都舍不得吃,但想要把古戏听下去,忙不迭地用小勺子放两下子,二爷一咕噜就喝下去了。又继续卖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一会二爷又停顿下来了,这次又说记忆力不行了,需要弄根烟接接力。听故事心切啊,我只好又把父亲放在柜里的香烟拆下来,递上一根又帮二爷点上。就这样,一个下午,家里的白糖都下二爷的肚了,香烟变成烟又散去了,我们把故事也听饱了。甚至有时奶奶留在锅头晚上用来煮粥的半碗饭,都被二爷一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换下肚了。
⑦那时候乡村的秩序和诗意,常常用炊烟来意象。直到今天我可以理解为乡村农耕气象的全部要义就是填饱肚皮,炊烟是人间烟火旺盛的表征和延伸。吃了嘛,吃过了,吃的啥,要不,乡间的全部寒暄都带吃字呢!
⑧如今的我满怀惆怅,稀里哗啦地敲打着办公桌上的键盘,我不知我是否如当年的二姑一样成为天空中的那颗闪亮的星星,但村庄成了我时常仰望的天空。
【1】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记叙的有关故乡的几件事。
【2】文章第②段写道:“村庄成了我时常仰望的天空”,试分析其作用。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完成括号中的问题。
(1)沿着时光的河道回流,打捞已沉入河底的往事,寻找我生命的故乡。(阐释“打捞”一词的含义)
(2)热气蒸腾之下,看到肥头大耳的小李子一次又一次地抓起大勺,接二连三地尝着即将起锅的肉膘或虾米羹汤时,我真是羡慕嫉妒恨。(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4】说说“如今的我满怀惆怅,稀里哗啦地敲打着办公桌上的键盘”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物,总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给人一种特殊的力量。如黎明前母亲忙碌的身影,分别时父亲简单的叮咛,黄土高原上的一株白杨,林荫树影里的一声蝉鸣,或是一碗简单的菜饭,一捧朱红的橘子……那份支撑你不断向上、努力前行的力量又是什么呢?
请以“力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