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②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

③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

④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⑤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

A.②③④⑤①

B.⑤②③④①

C.⑤④②③①

D.②⑤①③④

2、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刻(juàn) 气(xiè) 气宇轩昂 正襟危坐

B.发(bān) 要(sè) 粗制烂造 无可置疑

C.然(qiǎo) 熟(xián) 人迹罕至 根深蒂固

D.裁(zhònɡ) 首(qiào) 诚惶诚恐 暗然失色

3、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孕育       次第       萌发       消声匿迹

B.岛屿       殒石       致密       人情世故

C.迁徙       维幕       凋零       花香鸟语

D.烘烤       瞄准       沟壑       目空一切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一句的主干是“石拱桥有历史”。

B.短语“精心准备”“美的人生”“高兴地笑”与“非常刻苦”的结构不全相同。

C.“从冰雪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这个句子的宾语是“脚步”

D.“成绩”“代价”“ 前面”“ 范畴”都属于名词。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用传说,引出黄鹤楼,增添神秘色彩,令人遐想,心生岁月不在之感。

B.描写了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所见到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C.尾联“烟波”上的日暮思归,正好与诗开篇的缥缈境界一致,使得诗歌意境开阔。

D.诗句前两句虚中有实,托今追惜,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2】本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完成下面小题。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富贵不能淫》)

(5)《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从《昆虫记》中节选的三个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片段二】

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片段三】

看来,它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它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a)当蝗虫看到它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这是谁之前,小蝗虫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了。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人名),该作品被誉为“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C.《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为我们普及了科学知识,画线句a增进了我们对切叶蜂的了解,知道切叶蜂是一种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昆虫。

D.《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阅读时要发挥想象力,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修车人老王

苏沧桑

①要是有人说,这个城市某条街、某条巷、某处人行道的路牙是属于哪一个公民的,那肯定被人笑话。

②这城市里,怎么会有东西是属于哪个人的呢?就连空气,据说都可以拿来卖了。

③但在修车人老王的眼里,我这块人行道的路牙,就是他的。几乎每天晚上六点半后,只要天气还过得去,尤其是夏天,他都会来,把小凳子往路边一支,把工具箱一摆,脚后跟就蹬到了我身上。

④二十年了,天天如此,于是,我比路旁边的路牙都矮了一截,硬是被他深深踩进了水泥里。

⑤这个城市的春夏秋冬很明显,每个季节都很短,季节像走马灯似的走,人们像走马灯似的走,偏偏他不走。

⑥老王修自行车,免费。

⑦骑车人先是不相信,再是感谢,留下一个微笑,走了。

⑧他图什么?就是一个微笑。他有这个手艺,这是他的价值。在单位里,他算不上优秀,不好不坏。但他觉得,有他没他,一样的。

⑨只有修车的时候,他埋着头,什么都不想,手里只有链条、钢圈、轮胎、气门,那些不听话的零件,仿佛和他的手有缘分,三下两下,就变得乖乖的。然后,那些期待的眼神,都变成了如释重负的感激的眼神。有时,抽烟的人会递给他一支烟。他夹在耳朵上,没活时,再拿下来点上。烟雾里,他觉得,有一种异常的满足。

⑩不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好。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匪夷所思。每天都去免费给人修车,还搭上零件钱,疯了,可不是疯了?哪有一下班吃完晚饭就出去修车的,而且还是义务修。妻子不理解他,也曾经吵吵闹闹。有一天,小姐妹说,你老公是不是跟人家好了?妻子想,他每天忙着修车,倒是没空也没心思跟别人好,随便什么时候找,都能在那个路边找到他,也算是一种安全感吧?总比找不到好吧?由他去吧!

下雪的时候,他不想出去。可是下雪的时候,路人最容易把自行车摔了。咬咬牙,他还是出去,冻得发抖受不了了再回家。

那些骑车人的脸,和他一样平常,和他家里人一样平常。

慢慢地,自行车越来越高级了。

慢慢地,自行车变成统一借的那种,自己家的越来越少了。

然而,他也慢慢老了。

他脚后跟蹬上我这块路牙时,我看到他分明嫌弃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无法相信,我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而我也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我只不过像他嘴里的缺牙豁口罢了。

那天,报纸上登了一个新闻,说有一个男人,趁着夜深人静,往马路上撒黑心钉,扎人家轮胎,然后自己开了个修自行车的小摊,修补轮胎赚钱。那个男人已年过半百,都当上爷爷了,其实是丢了保安的工作,骗家里人说自己去上班了,可没收入,上有老下有小,一直腰疼也不敢去医院看,医院动不动就全套检查。日子总得过,怎么办?就去帮路人修自行车,可是,现在哪有那么多自行车好修啊。于是,他想出了这馊主意。

报纸上详细描述了他“种钉子”的方法,吸铁石,自制锥子,502胶水,老虎钳子,把钉子都“种”到路上,朝天,轮胎一扎一个准。每当人们来他摊上修车,都会骂哪个缺德鬼干的。他默默听着,觉得他们骂的那个人很可恶,那个人不是人。修车的人没零钱,他也就不收了,碰到有孩子摔疼了在哭的,他就先帮他们修车。

报纸上说,这个男人被抓时,哭了。不是因为被抓哭,而是委屈。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做了坏事,心里却委屈。

派出所的人说,这个男人,是这几年来第一个因为黑心钉被拘留的。

老王坐在路边,脚蹬在我身上,他又看了一眼报纸上这则消息,抬起头,似乎默默想了一会儿,然后收拾起摊子,推着自行车,走了。

他的影子在路灯下忽长忽短。他似乎回过来看了我一眼,似乎又没有,然后,整个巷子只留下他那辆旧自行车链条的回声,嗒嗒,嗒嗒。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我想,老王不来了,报纸上说的那个修车人,生意大概会好一些吧。

(选自散文集《守梦人》)

【1】文章从“路牙”这个“物”的角度来叙述“老王”的故事,“路牙”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2】老王不再修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修车人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内容说明。

【4】联系语境,品味语言。

⑴这个城市的春夏秋冬很明显,每个季节都很短,季节像走马灯似的走,人们像走马灯似的走,偏偏他不走。(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

⑵简析:“不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好。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匪夷所思”这两种人这样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结合文章内容,作者写“修车人老王”想要表现什么主题。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春花秋月、下雨冬雪、奋斗的学子、奉献的人们……都是生活中独特的风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文章穿插一定描写;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