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____________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A.③④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妄图 开恳 密匝匝 连绵不断 恹恹欲睡

B.喧嚣 雄跨 彩绘图 长途跋涉 交头接耳

C.考订 仲裁 侏儒怪 屏息敛声 正襟危座

D.倒悬 隧道 水磨石 无动于衷 因地治宜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潇洒       倦怠       油光可鉴       连锦不断

B.躁热       擅长       重峦叠障       殚精竭虑

C.防御       遏制       诚皇诚恐       振聋发聩

D.慰勉       仲裁       妙手偶得       巧妙绝伦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花荡》的作者孙犁是现当代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B.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他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C.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和结语这五结构。

D.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的反应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的一首。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______”和“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 尾联写诗人途中遇到侦查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之情。

C. 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完成下面小题。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富贵不能淫》)

(5)《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小娟同学引用习总书记的这句名言,表达了她阅读《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的感受。请你以这句话为开头,选取保尔的两件典型事例作为材料,写一段120字左右的即席发言稿。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我的老师们

季羡林

①在深切怀念我的两个不在眼前的母亲的同时,在我眼前那一些德国老师们,就越发显得亲切可爱了。

    ②在德国老师中同我关系最密切的当然是我的Doktor-Vater(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初次会面,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非常年轻。他的年龄确实不算太大,同我见面时,大概还不到四十岁吧。他穿一身厚厚的西装,面孔是孩子似的面孔。我个人认为,他待人还是彬彬有礼的。德国教授多半都有点教授架子,这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来听说,在我以后的他的学生们都认为他很严厉。据说有一位女士把自己的博士论文递给他,他翻看了一会儿,一下子把论文摔到地下,忿怒地说道:“DasistaberallesMist!(这全是垃圾,全是胡说八道!)”这位小姐从此耿耿于怀,最终离开了哥廷根。

    ③我跟他学了十年,应该说,他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他教学很有耐心,梵文语法抠得很细。不这样是不行的,一个字多一个字母或少一个字母,意义方面往往差别很大。我以后自己教学生,也学他的榜样,死抠语法。他的教学法是典型的德国式的。记得是德国十九世纪的伟大东方语言学家埃瓦尔德(Ewald)说过一句话:“教语言比如教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把他往水里一推,不是学会游泳,就是淹死,后者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瓦尔德施米特采用的就是这种教学法。第一二两堂,念一念字母。从第三堂起,就读练习,语法要自己去钻。我最初非常不习惯,准备一堂课,往往要用一天的时间。但是,一个学期四十多堂课,就读完了德国梵文学家施腾茨勒(Stenzler)的教科书,学习了全部异常复杂的梵文文法,还念了大量的从梵文原典中选出来的练习。这个方法是十分成功的。

    ④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家庭,最初应该说是十分美满的。夫妇二人,一个上中学的十几岁的儿子。后来,大战一爆发,他自己被征从军,是一个什么军官。不久,他儿子也应征入伍。过了不太久,从1941年冬天起,东部战线胶着不进,相持不下,但战斗是异常激烈的。他们的儿子在北欧一个国家阵亡了。我现在已经忘记了,夫妇俩听到这个噩耗时反应如何。按理说,一个独生子幼年战死,他们的伤心可以想见。但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是一个十分刚强的人,他在我面前从未表现出伤心的样子,他们夫妇也从未同我谈到此事。然而活泼不足的家庭气氛,从此更增添了寂寞冷清的成分,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了。

    ⑤在瓦尔德施米特被征从军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预订的大剧院的冬季演出票,没有退掉。他自己不能观看演出,于是就派我陪伴他夫人观看,每周一次。我吃过晚饭,就去接师母,陪她到剧院。演出有歌剧,有音乐会,有钢琴独奏,有小提琴独奏等等,演员都是外地或国外来的,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剧场里灯火辉煌,灿如白昼;男士们服装笔挺,女士们珠光宝气,一片升平祥和气象。我不记得在演出时遇到空袭,因此不知道敌机飞临上空时场内的情况。但是散场后一走出大门,外面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个世界,顶天立地的黑暗,由于灯火管制,不见一缕光线。我要在这任何东西都看不到的黑暗中,送师母摸索着走很长的路到山下她的家中。一个人在深夜回家时,万籁俱寂,走在宁静的长街上,只听到自己脚步的声音,跫(音qióng)然而喜。但此时正是乡愁最浓时。

⑥我想到的第二位老师是西克(Sieg)教授。

⑦他的家世,我并不清楚。到他家里,只见到老伴一人,是一个又瘦又小的慈祥的老人。子女或什么亲眷,从来没有见过。看来是一个非常孤寂清冷的家庭,尽管老夫妇情好极笃,相依为命。我见到他时,他已经早越过了古稀之年。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中外各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立刻就流满全脸。他对我传授知识的情况,上面已经讲了一点。在这里我只讲我们师徒二人相互间感情深厚的一些情况。为了存真起见,我仍然把我当时的一些日记,一字不改地抄在下面:

    ⑧1940年10月13日

    ⑨昨天买了一张Prof.Sieg的相片,放在桌子上,对着自己。这位老先生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激他。他简直有父亲或者祖父一般的慈祥。我一看到他的相片,心里就生出无穷的勇气,觉得自己对梵文应该拼命研究下去,不然简直对不住他。

    ⑩1941年2月1日

    ⑾5点半出来,到Prof.Sieg家里去。他要替我交涉增薪,院长已答应。这真是意外的事。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这位老人家,他对我好得真是无微不至,我永远不会忘记!

    ⑿原来他发现我生活太清苦,亲自找文学院长,要求增加我的薪水。其实我的薪水是足够用的,只因我枵(音xiāo)腹买书,所以就显得清苦了。

    ⒀1941年,我一度想设法离开德国回国。我在10月29日的日记里写道:

    ⒁11点半,Prof.Sieg去上课。下了课后,我同他谈到我要离开德国,他立刻兴奋起来,脸也红了,说话也有点震颤了。他说,他预备将来替我找一个固定的位置,好让我继续在德国住下去,万没想到我居然想走。他劝我无论如何不要走,他要替我设法同Rektor(大学校长)说,让我得到津贴,好出去休养一下。他简直要流泪的样子。我本来心里还有点迟疑,现在又动摇起来了。一离开德国,谁知道哪一年再能回来,能不能回来?这位像自己父亲一般替自己操心的老人十有八九是不能再见了。我本来容易动感情。现在更制不住自己,很想哭上一场。

⒂像这样的情况,日记里还有一些,我不再抄录了。仅仅这三则,我觉得,已经完全能显示出我们之间的关系了。还有一些情况,我在下面谈吐火罗文的学习时再谈,这里暂且打住。

(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到“在深切怀念我的两个不在眼前的母亲的同时”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二段写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将一位女士的博士论文摔到地上的事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概括作者在日记中记述的与西克(Sieg)教授相处的三件事。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为“最美的征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