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C.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绝不会风平浪静的。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班级进行“最美节日”评选,小敏说:“我觉得‘七夕’最美,它既有‘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又有设案乞巧的习俗,这个节日奇幻而意蕴深长。”

C.小明的妹妹是属牛的,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也就是她的本命年。

D.《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B. 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C.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

D. 韩愈在《马说》中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强烈不满,希望他们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采用重章叠句,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游记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传达出敬畏生命、珍视自然的意识;《一滴水经过丽江》描写丽江的景物和人,赞美淳朴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

C.朗读课文要结合课文的文体特点进行。《回延安》是抒情诗,语调要舒缓低沉;《灯笼》《安塞腰鼓》都是散文,语调要高昂明快。

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比如《恐龙无处不有》运用了逻辑顺序,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大雁归来》则是按时间顺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归来后的日常生活及联合迁徙。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运用了_________修辞,展现了一幅_________的景象。

【2】诗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以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

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的语句是:__________

③《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由景物推及人情语句是: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水浒传》是由   (作者)收集、整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描写 (朝代)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补全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拳打镇关西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活捉史文恭

“那七个贩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倒:‘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策划者是哪两个人物?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父亲》一文回答问题

(1)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2)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3)一天,她背了画夹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以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4)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你画张像,好吗?” 

(5)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6)“恩。”她应着。 

(7)“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8)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9)她合上了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了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10)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11)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小张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12)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

(13)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文中写了几队父子?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第2段中“那个女人”改为“儿媳妇”好不好?为什么?

3怎样理解“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

4为什么画面上父亲的目光“阴沉而悲哀”,又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花朵从未因风雨而停止开放,土地也未因丰收而变得懒惰。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但决不能在失败的悲痛中把时光消磨,只要生命还有脉搏,我们就要拥抱生活。

请以“与____________拥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