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ào) 然(qiǎo)   刻(juān)   锐不可(dāng)

B. 名(nì) 河(jiāo)   黑(yǒu) 巧妙绝(lún)

C. 不逊(xùn) 息(píng)   (zhǔ) 惟妙惟(xiào)

D. 倔强(jué) 蹒跚(pán) 俯瞰(kàn) 恹恹欲睡(yān)

2、下列与画线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我喜欢风吹过树梢。我喜欢竹叶在风中狂舞。风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实际上不只是风,还有从大地深处升起的一棵树,把大地最深处的寂静,带给人间。

A.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的是风。

B.风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还给这个世界带来宁静。

C.风给这个世界带来宁静,同时也带来激情。

D.风啊!你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退(kuì) 要(sài) 首(qiào)

B.咆(xiào) ##dot## 责(jié) 改(cuàn)

C.教(huì) 娌(zóu) 农(diàn)

D.留(zhì) 胆(qiè) 热(zhào)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这首诗通过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_____的氛围。

【2】《蒹葭》是一首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民间恋歌,但今天读来依旧让人怦然心动。请结合《蒹葭》中给你感触最深的诗句,简要说明你的感受。

答: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 ,白露未晞。(《诗经·兼葭·秦风》)

(3)关关雎鸠,_______。(《诗经·关雎·周南》)

(4)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_______,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9)青树翠蔓,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0)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甲】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乙】“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丙】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的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1】关于以上三部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傅雷家书》,节选的书信强调的是关于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B.乙文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C.丙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本书记录了斯诺在1936年以井冈山为中心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选文中的“他”是贺龙。

D.这三部名著都是以第一人称进行写作的,文中的“我”都是作者自己。

【2】甲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请简要回答。

【3】以上三段文字中的父亲,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你更欣赏谁的教育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则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1】请写出第①段中加点词“次第”“翩然”的表达效果。

【2】请指出第③④段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具体说说第⑥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写作。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请以“做好自己”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