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弄堂”,古时写作“弄唐”。______。其实,“堂”与“唐”谐音,“弄唐”就演化成了“弄堂”。
①“唐”是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前的大路。
②明代祝允明在《前闻记》里写道:“今人呼屋下小巷为弄。”
③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唐”作为“路”的这层意义,也逐渐淡化。
④“弄”有小巷的意思,是从五代十国开始使用的。
⑤“唐”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大路”是其中的一种。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⑤①③
2、小明的笔记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B. 奥地利——茨威格——《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C. 《列子》——《愚公移山》
D. 西汉——司马光——《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3、你发现小浦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表述有误,这一处是( )
A.从《愚公移山》学习中得知,“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阴”这座城市位于淮河的南岸。
B.“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这一句压缩后的句子主干是:荧光闪耀着。
C.“成语,是中华文化与智慧的浓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它存在于络绎不绝的历史中,存在于口耳相传的故事中。”一句中“络绎不绝”这个成语使用不当。
D.《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周亚夫军细柳》出自“世家”部分。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他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B.“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C.“漏断人初静”中,“漏”指漏壶,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指深夜。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
5、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全诗采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______________。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6、默写古诗文。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老骥伏枥,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晓雾将歇,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古诗词中,作者常常借树抒怀。崔颢《黄鹤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由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怀想,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王绩《野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借树营造萧瑟静谧的气氛,抒发惆怅孤寂的情怀;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在问答中借树的刚劲,对堂弟寄予了无限期望。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⑴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⑵《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就其中一个方面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8、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
【1】下而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B.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
C.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与桃花、杏花、梨花等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那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D.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那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3】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概括。
9、作文。
网络热词“很燃”的意思是很有激情、热血沸腾。“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请以“拼搏路上,我最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在600字以上;(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