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李明经常在作文中引经据典,每当老师夸赞时,他都会谦虚地表示不过是妙手偶得罢了。

B.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我们往往会惊叹于他犀利的文字和他对时事入木三分的剖析。

C.王老师总是能够关注到同学们的个体差异,然后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D.小镇上,一个倒卖假酒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风头锐不可当,最终被公安机关依法抓获。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本书还有个名字叫《西行漫记》。

B.《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一书中《曹刿论战》篇讲述的是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C.《胖子和瘦子》中胖子听说儿时伙伴瘦子现在是三品文官便立即露出了一副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对中学阶段的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提出的谆谆忠告,劝勉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和人物传记都讲究真实。《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聚焦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美丽的颜色》记述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这两篇文章的材料都是真实的。

B.散文“形散神聚”。《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背影》以一个形象凝聚全文,《昆明的雨》以一种情思来串起众多的景、物、事。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出自《孟子》,《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所著,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共八句,两句成一联,共四联,最后一联为尾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我国森林资源的恢复发展,增强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

B.各级机关开展工作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

C.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D.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用餐,只要坚持使用公筷公勺,才能建成一种良好风尚,社会也将由此更加文明。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汉江临眺

王维〔唐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

【注】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_____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_____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_____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提示写出字母所对应的昆虫名字。

A的大颚的力量还不足以在辟间剪碎蜗牛的肌肉,所以只好对猎物进行麻醉。它们围在昏迷的蜗牛旁边,找好自己的座位,然后开始“扭”猎物。我猜想在重复地轻轻蜇咬的同时,它们已经把体内某种专门的消化素输入蜗牛壳里,最后这只蜗牛就变成了肉粥。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依靠毒液来麻痹自己的猎物。一只蜜蜂经不住诱惑落到了蜂蜜上面,只见B迅速地扑上去,用自己有毒的钩子一下子钩住了蜜蜂的翅尖。这个小小的冒失鬼现在才意识到危险的到来,它拼命地挣扎,但是已经晚了。B迅速地爬到它的背上,这样蜜蜂的刺完全没有了用处,B要看准时机把自己有毒的刺插进蜜蜂的后颈,这场战斗就宣告结束了。

“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的乐声十分洪亮,即使是在几百米远的地方了能听到它高元的乐声。而白额螽斯的乐声低浅婉转,只有在几步远的范围内才能听得到。C的乐声和婵的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比婵更胜一筹,蝉重复着“知了,知了”的单调曲子,而C却懂得抑扬顿挫,它利用制振器,调节声音的高低,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柔和缓。

“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什么事?你说吧。

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2】用恰当的词语表明对这位民工父亲的态度的变化过程。(3分)

答: ——(热情)——   ——(愧疚 ——  

【3】开篇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其用意是什么?(3分)

【4】16段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5】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幸福的理解。(4分)

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

【6】结合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15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2分)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勇气是指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勇气是个体意志过程中的果断性和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心理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士气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需要勇气。因为有了勇气,我们才能乐观开朗地面对生活,才能大踏步地前进,才能获得成功。

请以《我的勇气》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关于“勇气”的经历及感悟。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