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B.古代的“阴阳”可以表示地理方位,“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C.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黄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野草》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复活》等。

C.“社稷”代指国家,“汗青”代指史册,“桑梓”代指故乡,“布衣”代指囚犯。

D.“桂冠”“鳌头”“榜首”都是指第一名。

3、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huǐ)     (sài)   黑(yǒu)    无音信(yǎo)

B. 强(juè)     刻(juàn) 裁(zhòng)    息敛声(bĭng)

C. (zhōng)  见(piē)   首(qiáo)    抑扬顿 (cuò)

D. 然(qiāo)     杆(wéi)   (bēng)    一丝不 (gǒu)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①黯黯:同“暗暗”,昏暗模糊的样子。②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③咸:都。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B.甲诗颔联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的很壮美,其中呜咽的号角声,战场上的血迹,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C.乙诗颔联写了远望临洮,暮色苍茫,沙漠广袤无边,平沙日落时荒凉、冷落的景象。

D.甲乙两诗均采用了夸张的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抒写全体将士以死报国的心愿。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B.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C.“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诗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

D.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蕴含了什么哲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关于“桥”的古诗句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洛桥晚望》 孟郊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古人很喜欢将桥作为歌咏的对象,你肯定也积累了许多关于桥的古诗句,下面就请你搜集几句关于“桥”的古诗句吧(至少两句)。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在《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活动中,同学们对周恩来彭德怀朱德这三位作者重点采访记录的人物展开了探讨。

(1)请你根据下列文字描写,判断人物,将人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在长征的红军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已五旬、面容坚毅而又慈祥的指挥员,在队伍中激励广大指战员。这就是红军总司令________。由于他年纪已大,衣着与战士一样破旧,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伙夫头”,而他本人也以这个绰号为荣,因为这体现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精神。

_________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富于逻辑,讲究实际经验。在南开期间(我从他的一位同学那里了解到)他在学校的戏剧表演中经常饰演旦角。我在百家坪见到的这个留着胡须的冷峻的硬汉,身上却没有丝毫柔弱的气息,但是他确有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和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共同造就了红色中国的头号外交家。

________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他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

(2)你参与完成其中一份“红军将领参加革命的原因”专题探究卡,请你参考示例,从以上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红军将领参加革命的原因”专题探究卡

红军将领

成长过程中的相关事件

参加革命的原因

毛泽东

①看到因饥荒“造反”的百姓被害。

②阅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

①经受过苦难;同情百姓疾苦,不满社会黑暗;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②接受进步教育,受到进步书籍、人物的影响。

我选择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3“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说句心里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