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我们的 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避免用字不规范现象。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学过的《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列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背影》《白杨礼赞》《藤野先生》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茅盾、鲁迅,文体都是散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受摩旅风潮的影响,据统计,济南今年的摩托车销量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左右。
B.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济南市供暖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采暖方面的问题。
C.在2022年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队没有辜负球迷的希望,捧起了“大力神杯”。
D.为了提高同学们居家线上学习的效果,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线上学习方法分享。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漏”指漏壶,古代的计时工具。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曦和、婵娟等。
B.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C.邯郸学步、庖丁解牛、鹏程万里等成语都是出自道家经典《庄子》,它善于运用寓言讲道理,想象奇特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D.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江送客
白居易
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
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
濛濛润衣雨,漠漠冒帆云①。
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②。
【注】①冒帆云:指烟像船帆和云朵一样向上升起。②愁杀人:又作“愁煞人”,形容异常愁苦。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濛濛润衣雨,漠漠冒帆云”呈现的画面。
(2)首联中的“秋鸿”“哀猿”在诗中有何作用?
6、根据语境及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
读郦道元《三峡》,其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1)______,(2)______。”
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3)______,(4)______”,我们看到了春天来临,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的美景;
读王绩《野望》的“东皋薄暮望,(5)______”,我们能读出诗人的彷徨无依之情;
读崔颢《黄鹤楼》的“日暮乡关何处是?(6)______”,我们能体会诗人的深深的思乡愁绪;
读李白《渡荆门送别》的“(7)______,(8)______”,我们能想象到江水挣脱群山束缚,在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画面;
读刘桢《赠从弟(其二)》的“冰霜正凄惨,(9)______;(10)______?松柏有本性”,我们明白了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要正气凛然,保持高洁的本性;
读曹操《龟虽寿》的“(11)______,(12)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领悟出即使年纪大了,也可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7、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文中“他”是_______________(人名)。
(2)上面文字表现出“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8、阅读下文。
善于“借力”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他的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小男孩,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但却不知道,所谓的全力以赴,不光光指的是尽自己的“全力”,还应当是善于借助别人的“外力”。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草船借箭”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借力”的故事。当年,周瑜嫉恨诸葛亮的才能,就故意设计陷害诸葛亮,他要求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了。
原来,诸葛亮善观天象,他早就算定了一个大雾之日,便借鲁肃二十只草船驶往曹军的水寨,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下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诸葛亮既从曹军的水寨安全借得了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草船借箭”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更给后人以无限启示——善于“借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难怪以周瑜之聪敏,面对诸葛亮之才智,最终也只能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旷世之叹。
还有一个大英图书馆搬家的智慧故事。
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从旧馆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古人说,智者当借力而行;今人说,借力而行当为智者。你聪明,我会用你的聪明,那我就比你更聪明。
借力借力,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对于身在职场中的我们,善于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地琢磨和践行。
【1】文章第一段讲述小男孩搬石头的事情,结合全文来看,这样的开头有何作用?
【2】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试分析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作用。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4】对于“借力”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请阐明理由。并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看法和理由:
事实论据:
9、按要求作文
近段时间,有学生因为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导致成绩下降,为此,某中学决定举行“拒绝手机,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请你以此写篇演讲稿吧。
要求:①有明确的观点和事例;事例要能支撑观点;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若要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A、B、C……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