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B.老师把试卷发给我们,提醒我们要自出心裁,认真审题后再作答。

C.建设法治中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D.元旦假期,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lì) 形(dùn) 退(kuì) 油光可(jiàn)

B.哮(páo) 紧(jiū) 形(jī) 正危坐(jīng)

C.粗(cāo) 留(zhì) 雨(zhòu) 无消息(yăo)

D.蓝(zhàn) 初(zōng) 发(jì) 广无垠(mào)

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祗辱于奴隶人

B. 骈死于槽枥

C. 千里者

D. 虽有千里

4、下列词语中没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滞留 脸颊 锐不可挡 诚惶诚恐

B.粲然 轩昂 眼花燎乱 颔首低眉

C.劳碌 烂漫 粗制滥造 深恶痛疾

D.酸渍 蛮横 震聋发聩 惨绝人寰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对“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B.一个“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C.“惊人”意在突出词人在诗词方面的卓越成就。

D.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2对这首词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词一开头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B.“仿佛”以下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对天帝的赞美和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词人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在一问一答中,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D.本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和谐统一,使梦 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格调雄奇,显示出本词豪放的特色。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积累与应用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5)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6)《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勾画出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

   

(8)《无题》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情思缠绵沉痛,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9)《水调歌头》中用反诘语气、埋怨口吻向月亮发问,体现月圆人不圆是憾事,怨月引起人的离愁的句子是:  

(10)《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作者从反面证明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语句是:

        ,国恒亡。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①《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位你喜欢的人物_______________,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大香奶奶

张丽钧

①大香奶奶家跟我家隔着三户人家。她名叫大香,却生得又瘦又小,还有点佝偻;因为有头疼的毛病,一年四季都戴着帽子。他男人靠一样家传的手艺吃饭——炒花生。

②有一回,母亲去大香奶奶家借筛子,心眼贼多的妹妹假装去找妈妈,也去了大香奶奶家,结果,赚回来两口袋热乎的炒花生,那年她大概五六岁吧,穿着我穿剩下的一件旧花褂子,美不唧捂着两个鼓鼓的口袋在左子中间转磨磨,我和弟弟互递一个眼色,扑上去就开抢她的花生,她夸张地尖着嗓子大哭,引来了母亲。母亲骂了我和弟弟一通,责令我俩把花生还给了妹妹。但妹妹不干,硬说少了,尖着嗓子大哭不止。母亲没办法,只好给了妹妹两毛钱,让她自己去大香奶奶家再买些花生。

③第二天一早,父亲打扫院子,竟在东墙根捡到了一样东西——紫花手绢包着的炒花生!甭问,是大香奶奶扔过来的。

④母亲给我们分了花生,洗干净了手绢,又摘了一些半青半红的大枣,亲自送到大香奶奶家。

⑤想不到,自那以后,扔“花生包”的节目竟频繁在我家上演。搞得我都臧择了早起赖床的毛病;天天巴望着第一个冲到院子里,捡回一包热乎的炒花生。你不知道,在下了一层薄雪的院子里,欢天喜地捡起熟悉的花手绢妥妥地包着的热乎花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⑥大香奶奶多么股重我那做小学教师的母亲啊!作为长辈的她,从来不直呼母亲的名字,只叫她“张老师”。大香奶奶的一个孙子、两个孙女。都是让母亲给起的名字,母亲跟大香奶奶说:“别总给孩子们送花生了,惯坏了他们!”大香奶奶说:“你家日子过得紧巴,少不了亏欠孩子的嘴,我拿不出山珍海味,几粒花生让孩子们解解馋吧。”

⑦我大二寒假回家,妹妹红着眼圈告诉我说:“姐,大香奶奶没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她也就七十多岁吧?”妹妹说;“才六十九岁……妞,再也不会有人给咱们扔花生包了!大香奶奶到死都惦记着咱家呢……”妹妹说着流下泪来。

⑧母亲和妹妹争着跟我说起了大香奶奶的事。

⑨大香奶奶病倒后,母亲去看她,听地儿媳妇说她想吃苦瓜,但已经是深软了,苦瓜不好找。当老师的母亲问自己班的学生,谁家种过苦瓜?谭家还储着苦瓜?自己班的学生家没有,就又去别的班问,一连问了好几个年饭,终于有个三年缓的小女孩从她奶奶家里找来了两条苦瓜,大香奶奶是在吃到苦瓜的当天夜里闭上眼睛的。

⑩大香奶奶后事办完后的第二天,她的儿子、儿她一人扛着一个面袋子来到我家,一见到我父母就从双8下了,我父母惊坏了!赶忙扶两个人起来。大香奶奶的儿子对我父母说:“哥,嫂子,我娘咽气前,我问她还有啥要嘱咐我的,她说,儿啊,我跟张老师家借过30斤小米、30斤白面,你记着替我还了……哥,嫂子,会也别说了,你们就成全了我的孝心吧。”

我母亲哭着说:“我的老坤子呀。你叫我怎么咽得下这30斤小米、30斤白面呀!你心里装的都是别人的苦,临走想吃样东西,还是苦瓜,你把苦都替别人吃了……”

我也哭了。

妹妹哽咽着说:“大香奶奶的儿子又不俊,他肯定知道,他家日子那么好过,不可能向咱家借粮食啊!他知道他娘是想接济咱家,所以,他反复说‘你们就成全了我的孝心吧’!他心里明镜似的。姐,我现在出门,总绕着大香奶奶家走,只要一过她家大门,我的眼泪就止不住……”

多少年后,我和妹妹都工作了、赚钱了,每次回家,我俩都不约而同去大香奶奶家买花生。她儿子问我们:“买这么多,怎么吃啊?”

我俩笑笑说:“放心吧,一粒也剩不下!”

每当把花生分给同事、朋友,我都会忆起那一方紫花手绢,它那么小,却能包天裹地、布霓散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按照文章顺序概括围绕“大香奶奶”讲述的事情。

(1)大香奶奶给妹妹两口袋热乎的炒花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香奶奶在吃到苦瓜的当天夜里闭上眼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搞得我都戒掉了早起赖床的毛病,天天巴望着第一个冲到院子里,捡回一包热乎的炒花生。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

多少年后,我和妹妹都工作了、赚钱了,每次回家,我俩都不约而同去大香奶奶家买花生。

【3】在末段横线处添一个句子作为文章的结尾,你会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

①我想念大香奶奶的炒花生。我想念大香奶奶。

②作为一个曾经受惠于它的人,我问自己,我该怎样行走人间,方不负它慨然的恩宠……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5】有人说:“爱是双向奔赴,而不是单向付出。”结合本文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参考写作助手,以“你的光照亮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助手:

汉字

说文解字

生活点滴

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一条新闻,一个故事

一个微笑,一次帮助

一句话语,一个观点

一道风景,一份心情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