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一段跟黔城有关的导游词,选项表述有误的是( )
①同学们,欢迎大家来黔城旅游。②有人曾说过,逛古城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③在大力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有关部门对黔城古镇也进行了大量的修缮、调查。④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一起“仰望虎山翠岭,俯 沅江 ”。
A.第①句中的称呼“同学们”的使用,体现了交际口语用语得体的特点。
B.第②句不是直接引用,只是转述大意,所以没必要打冒号和双引号。
C.第③句应该把“修缮”和“调查”调换位置,此句错误为词语搭配不当。
D.第④句下联根据词性相同的原则,空格内可以填写“看”和“碧波”。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美丽的开鲁第三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通过对冰心《荷叶·母亲》的品读,使我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C.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5亿人次,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D.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
3、找出下面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花圃(pǔ) 油光可鉴(jiàn) 嫉妒(jì) 深恶痛疾(wù)
B. 炽痛(chì) 正襟危坐(jīn) 黝黑(yǒu) 广袤无垠(yíng)
C. 滞留(zhì) 诚惶诚恐(huáng)惩罚(chěng) 一拍即合(jí)
D. 气氛(fēn) 期期艾艾(ài) 祈祷(qí) 九曲连环(qū)
4、下列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句子中的标点符号错误:《四书》应改为“四书”,取消“是”后面的“:”。)
B.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该句的句子主干是:赵庄是村庄。)
C.“他打算明天去梵净山”和“我真的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相同。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句中使用了夸张、反语的修辞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该词的词牌名是《破阵子》,题目是______。“天下事”的意思是______。
【2】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其中的“可怜白发生”是实写的句子。
B. 从题目可知,该词是作者写给陈亮,与之共勉的作品。
C. “沙场秋点兵”写出了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军队军容的雄壮、士气的高昂。
D. 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过于功利庸俗,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文书写在横线上。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黄鹤楼》崔颢)
(2)______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3)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4)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5)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 (《秋词》刘禹锡)
(7)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三峡》郦道元)
(8)子夏曰:“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9)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有的同学发现“红”字是书中反复出现的字眼,“红星”“红军”“红小鬼”……请根据书中的具体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8、(题文)阅读《藤野先生》有关选段,完成问题。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小题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题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小题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小题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5】(小题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9、作文。
请以“我总是这样对自己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