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晚一场暴雨来得突然,加上雷声振聋发聩,闪电明亮夺目,好恐怖的景象。

B.2019年女排世界杯第10轮比赛,中国女排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塞尔维亚女排,豪取10连胜。

C.9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样的成功与众多科研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张爷爷在中医诊病方面颇有建树,深受街坊们的尊敬。

2、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他的美好童年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

B. 《回延安》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C. 《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

D.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立足现实,切勿异想天开。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郦道元、陶渊明、苏轼,这些歌咏自然之景的优秀篇章,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B.《藤野先生》以爱国之情为明线,以“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我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为暗线,最后用夜间疲倦,瞥见先生黑瘦的面貌,便增加勇气,继续写文章将两条线索统一起来,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重要特点。

C.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D.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   ,聪颖智慧;读书,   ,豁达晓畅;读书, ,志存高远;读书,   ,展开想象。当你读书时,你的思维在书中神游,你的情感在书中起落,书的魅力便在于此。

①使人胸襟开阔  ②使人思维活跃  ③使人目光远大  ④使人想法飞跃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首联两句诗承题,叙述了离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够成为千古名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故曰: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下面是清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的端方题写在黄鹤楼的对联,请将崔颢《黄鹤楼》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中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上联:我辈复登临,_______________。下联: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欧盟。

(7)唐代诗歌气象万千,传颂百代:有的雄浑壮阔: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的忧国伤时: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有的悲壮惨烈: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完成下面小题。

【1】对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下面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A.筑路 → 退学 → 参军 → 著书

B.退学 → 参军 → 著书 → 筑路

C.退学 → 参军 → 筑路 → 著书

D.参军 → 著书 → 筑路 → 退学

【2】参照下面两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评,写出你对这本书的评价,不少于60字。

叶尔绍夫: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带传奇色彩的时代疾风暴雨的气息,传达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再现了当时的战斗、痛苦和希望。

张洁: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五、阅读与探究

清水洗尘

①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

②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纯粹是在应付。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进了澡盆泡上个十几分钟,随便搓搓就出来了。他也不喜欢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③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④“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⑤“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⑥家人便纷纷笑起来。自从爷爷过世后,奶奶在家中很少笑过,她听了天灶的话后也使劲地笑了起来。

  ⑦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⑧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大,那水还干净着呢。”

  ⑨天灶并未搭话,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

  ⑩天灶没说什么,他回来往热水里又加了一些凉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

  一直到父母洗完了,天灶还在饶有兴致地烧水。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

  “给我自己用。”

  母亲没再说什么,天灶笑了。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  

  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家里那对红灯笼。他要告诉朋友,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

节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

1第⑨段中,奶奶“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为什么?

2请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3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请分析天灶和天云的争吵这一情节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家莫言说: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散文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