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记载  横跨  陡峭  就地取才

B. 和谐  支撑  推祟  巧妙绝伦

C. 漳州  优久  弧形  独一无二

D. 合拢  残损  拱圈  长虹饮涧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支付宝的“圈子”里如果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侵害。

B.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加强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C.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向披靡,百姓恨之入骨。

D.老师把试卷发给我们,提醒我们要自出心裁,认真审题后再作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父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B. 他们对这位文坛泰斗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皇诚恐的地步。

C. 很多人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4、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

A. 勤劳的使者   B. 不会迷失的精灵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品读古诗。

[甲]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杜陵叟(节选)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①叟:年老的男人。②薄田:贫瘠的土地。③秀:开花。④乾:同“干”,失去水分。⑤长吏:官吏。⑥申破:申报。⑦考课:古代指考查政绩。

(1)【猜诗人】关于乙诗的作者,组长提供了以下线索,根据信息推断作者是________(填姓名)。

线索一:生于唐代       线索二:字为乐天       线索三:与甲诗作者为同一人

(2)【谈诗义】两首诗都是叙事诗,甲诗讲述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乙诗讲述以种地为生的杜陵叟因天灾不得已②“_________”(用原文)来缴纳官租的故事。

(3)【悟诗情】这两首诗都选自《新乐府》组诗,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请说说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哪些相似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默写。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简答题

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成就,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到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他便被卷进社会革命运动中。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

上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指谁?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株赶考的麦子

①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

②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③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

④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⑤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⑥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⑦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拉拉队

⑧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

⑨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

⑩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我如遇大赦,赶紧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

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沛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1】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情节发展

“我”的情感

准备割麦时

(1)

割麦过程中

(2)

看到父亲埋首割麦时

(3)

参加高考时

(4)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从描写角度)

(2)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从修辞角度)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凡人琐事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  

(2)叙事具体,条理清楚。

(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