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期间所写,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古人讲究籍贯、姓名、字号,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表明籍贯(常熟);“王”是姓,“毅”是名,“叔远”是号;“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号之后。
D.《回延安》作者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取谛 蝉蜕 巧妙绝伦 春寒料峭 风驰电掣
B.妥帖 诀别 情寓于中 张目接舌 和颜悦色
C.安详 锤炼 走投无路 九霄云外 珠光宝气
D.祖籍 枯燥 摩肩接踵 无瑕顾及 无动于衷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ào) 落第 诚皇诚恐 杳无消息(yǎo)
B.诘责(jié) 莹光 摩肩接踵 潜滋暗长(qiǎn)
C.畸形(qí) 琐屑 殚精竭力 坦荡如砥(dǐ)
D.雕镂(lòu) 锃亮 正襟危坐 络绎不绝(y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上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C. 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D. 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不耻下问的姿态,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5、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颔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颈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6、默写填空。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3)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
(7)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___________ 。
7、(题文)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都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1】(小题1)以上语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人名)。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成长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题2)《傅雷家书》一书,大部分书信都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家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___________(人名)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儿子果然不负父望,成为了世界一流的___________大师。
8、①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②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③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④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⑤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⑥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节选自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1】阅读③一⑥段,对其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主要写太和殿的外观特征,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等方面来介绍。
B. 第④段主要写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龙的姿态特点。
C. 第⑤段主要写三大殿建筑的位置,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专制统治思想。
D. 第⑥段主要写太和殿的作用,“跪满文武百官”“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等写出了大殿威严的气氛。
【2】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金水河清澈与明亮的特点。
B.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确切的数字说明太和殿高、大、宽、阔的特点。
C.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和殿色彩鲜明、雄伟壮丽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D.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太和殿当年举行大典的场面。
【3】下列各句加点字词删掉后不影响原句意思的一项是( )
A.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B.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C.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
D.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9、作文。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