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池沼(zhǎo) 诘问(jié) 追溯(sù) 蟾蜍(chánchú)
B. 洨河(jiāo) 丘壑(hè) 跋涉(bá) 绥靖(suíjìng)
C. 伛身(yǔ) 孕育(yùn) 遒劲(qiú) 蹒跚(pánshān)
D. 绮丽(qǐ) 殷红(yān) 藩篱(fān) 轩榭(xuānxiè)
2、下列句子属于宾语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在市里当领导,还是当普通百姓,他也平易近人,保持着那种质朴直率、爽朗、诚心为乡亲们办实事的性格。
B.森林中的大树挨得太近,长在上面的树冠难免不会遮挡住阳光,因此新长出来的树冠会自动跑到树冠之间的空隙中去。
C.2022年冬奥、冬残奥成功开展,使中国成为第9个既举办过夏奥会也举办过冬奥会,北京则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冬、夏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
D.新职业的诞生与壮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有效增强了就业质量。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B. 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
C. 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D. 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4、下面对杜甫《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清溪行
[唐]李白
清溪①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③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清溪:河流名。在今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河流名。又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黄山,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③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1】请你赏析“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两句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2】诗中“猩猩啼”营造了一种悲切凄凉的意境,你学过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这样渲染意境的句子吗?试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6、默写下面的句子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③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野望》)
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弄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要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关于毛泽东,我可以单独写三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著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1)选段出自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曾易名为《___________》。
(2)选文提到了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实施的对农民具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不包括( )
A.重新分配土地
B.取消高利贷
C.取消苛捐杂税
D.消灭资产阶级
8、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阅读第①段,指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宫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3】结合第③段内容,指出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9、请以“我眼中的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卷面整洁,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