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著名京剧青衣演员张火丁,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赢得观众的喜爱。
B.京剧青衣演员张火丁的舞姿使人沉浸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在演员张火丁表演《锁麟囊》的过程中,观众的喝彩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D.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2、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B.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
C. 益阳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D.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30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北魏文学家。
B.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D. 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美誉。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兴。
B.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社戏》中的“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D.能否取缔校外非法课业辅导班,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举措。(这句话没有语病)
5、阅读下边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今夕对照,虚实交错,表面上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实际上是在抒发早年抱负未能实现的惆怅,为下文写洞庭湖蓄势。
B.颔联既是实写,又有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生动,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C.颈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写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以舟为家,前途茫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D.尾联表现了诗人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2)诗人“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有哪些?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6、翻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本,驻足就能感受“爱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俯身便能听到“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曹操用①“________,_______”(《龟虽寿》)表明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李贺用②“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抒发将士誓死报国的忠心;吴均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③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表达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情趣;杜甫用④“_________,_________”(《春望》)移情于物,抒发忧国思亲之情;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语段:
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情。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情,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写了______与父亲的“斗争”,体现出他_____________的个性。
(2)列举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很多博物馆禁止拍照?
①从早年间到现在,博物馆为什么会禁止参观者拍照?
②事实上,正常的拍照并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唯一可能造成直接伤害的,只有闪光灯而已。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老化。因此,无论什么文物,最理想的保存环境都应该绝对无光。
③秦兵马俑在刚出土时很多表面都有彩绘,但是出土后不久多因温湿度、光线等保存环境突变而脱落。但是,光线对博物馆展览显然必不可少。因此,针对各种文物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文物保护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严格控制文物在展览过程中所承受光照的限度。
类别 | 参考平面 | 照度标准值 | 年曝光量lx.h/年 |
对光特别敏感的展品:织绣品、绘画、纸质饰品、彩绘陶(石)器、染色皮革、动物标本等 | 展晶面 | ≤50 lux | 50000 |
对光敏感的展品:油画、蛋清画、不染色皮革、牙骨角器、银制品、象牙制品、宝玉石器、竹木制品和漆器等 | 展晶面 | ≤150 lux | 360000 |
对光不敏感的展品:其他金属制品、石制器物、陶瓷器、岩矿标本、玻璃制品、搪瓷制品等 | 展晶面 | ≤300 lux | 不限制 |
注:陈列室一般照明照度值按照展品照明照度值的20%-30%选取 |
(国家文物局于2000年颁布的《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中对于不同展品在展览时的照度和曝光量标准的要求)
④所以,追问“闪光灯是否会对文物造成伤害”,实际上是在探讨“闪光灯的照射与必要的展览用光相比,是否会造成额外的伤害”这个问题。对此,相关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保护专家大卫·桑德斯曾做过实验。结果证明,虽然闪光灯发出的光线一般较强,但持续时间极短,因此所造成的伤害和博物馆展览时持续的低亮度光线照射造成的损害并没有什么区别。
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少数材质的藏品对闪光灯较为敏感。有研究者对六种不同植物颜料浸染的丝绸,做了多达四千多次的闪光灯照射实验。结果显示,被闪光灯拍摄的丝绸不仅会出现褪色、变暗,甚至还会形成肉眼都能观察到的焦化点。由此可见,至少对于丝织品、古代纸张等展品,闪光灯的频繁照射还是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博物馆为了最大程度保护馆藏文物而不允许观众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确实有其依据。
⑥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在很多对博物馆禁止拍照的规定强烈不满的观众看来,博物馆这么做就是出于利益需求。长期以来,画册和明信片等与藏品图像直接相关的周边产品的销售一直都是很多博物馆重要的收入来源。正是因为高品质图像与延伸产品的直接关联性,如今很多以展览图像画作为主的美术馆和一些博物馆的部分展厅仍然常常会禁止观众拍照。
⑧不过,还有一些美术馆和博物馆的特展不允许观众拍照则是出于版权方面的考虑。很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在展览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或者从国外博物馆借来的展品时,借展合同中往往只获得了用于展览的授权,未获得复制和利用藏品的权力。因此,为了消除法律风险而一律禁止观众拍照的情况也很常见。
⑨但是,随着智能手机这样的便携拍摄设备的逐渐普及,观众在博物馆拍照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都迫于压力纷纷解除拍照禁令。
(文/《人民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⑩央视播出的《开讲啦》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说:“拍照有很多问题,观众进去之后,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拍照上,而忽视了具体看作品。”
⑪佩佩的乔治哼哼:其实我觉得人家说的对着呢。就是想发个朋友圈炫耀,实际忽略了感受真正的历史与艺术,真是浪费门票了。
(网友留言)
【1】很多博物馆内禁止或不建议拍照的原因都有哪些?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回答。
【2】文中第③段出现的插图和下面的出处有什么表达效果?
【3】简析第⑤段中加点词的好处。
【4】请为第⑥段补上一个问句,使上下文内容衔接更顺畅。
9、阅读文字,按要求写作。
春风拂柳,生机勃勃,风中飘过熟悉的气息。泉水边,柳枝曼舞的姿态;月夜下,母亲轻轻的叮嘱;校园中,你我奔跑的身影;踏青时,地域文化的魅力……点点滴滴,记忆依旧。又是春风拂柳时,一切尽在心间,回味无穷。
请以“又是春风拂柳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