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B.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 年轻的城市需要青春活力,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D. 以前的人照相,一定正襟危坐,哪像现在花样百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维幕 马前卒 目眩神迷 穿流不息
B.虔诚 暖融融 自园其说 格物致知
C.翡翠 煞风景 人情世故 销声匿迹
D.震撼 湿漉漉 亭台楼阁 振耳欲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伴随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让我国舞台艺术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
B.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再次发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各学校启动了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C.退耕还林,国家得绿农民得利的同时,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广泛而又深刻地产生了影响。
D.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4、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采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B.“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是超前夸张。
C.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D.演讲的核心是“讲”,是口头表达,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表达、发音、体态语。
5、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
(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前两句中“衔”和“喷”两个词生动形象,简要分析其运用的妙处。
【2】“忽惊云雨在头上”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6、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白居易《卖炭翁》中的“(1)_________ ,(2)_________ “两句,从作者对老翁精练传神的肖像描写中,我们读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3)_________,(4)_________ “两句,我们读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读韩愈《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5)_________,(6)_________ ”三句,我们读出了他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
7、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傅雷家书》内容,说说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是什么?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_______________
孔令晗 韩谦
①近日,一段量子波动速读比赛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一排排学生以极快的速度翻阅手中书本,旁边还有监考老师进行监督。据视频发布者介绍,视频拍摄的“翻书大法”就是量子波动速读法,只需要一遍遍翻阅手中书本,就能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②10月15日,北青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举办视频中比赛的某培训公司,但电话始终没有接通。与此同时,北青报记者搜索发现,各地关于量子波动阅读的培训机构并不在少数。
③根据深圳某培训机构负责人介绍,“真正的量子波动速读甚至都不需要使用眼睛来参与阅读,而是使用HSP能力里面的透视能力、心灵感应等能力来接收波动的信息。我们在训练孩子们的时候,会进行快速翻页来训练孩子们感知波动信息的能力。一开始的时候,感知的信息会比较少,但是随着训练的加深,感应到的信息就会逐渐增多。”他解释说,该课程针对水平、资历不同的学生收费也不同。
④a无独有偶,河南省驻马店从事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的负责人也表示,通过培训,学生学习能力会有大幅提高,尤其是语文阅读成绩。b她介绍说,机构所有培训老师均具备全脑开发咨询师资历。c但当北青报记者询问该资历由哪个部门出具时,对方转移了话题,后经追问,对方承认机构老师并没有教师资格证。
⑤a针对量子波动速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这跟之前被报道的蒙眼识字、听声音识字等培训就是一回事,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也违反基本的教育常识。”b熊丙奇提到的“蒙眼识字、听声音识字”,此前也曾红遍全国。c那时,培训机构大多宣称可以通过开发大脑潜力,让孩子具备蒙眼识物、超速记忆甚至过目不忘的特殊能力。d但此后通过公开测试等方式证明,所谓“蒙眼识字、听声音识字”不过是通过偷看等作弊手段完成的“奇迹”,业界也早有辟谣声音出现。
⑥熊丙奇表示,类似机构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本质原因还是因为部分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太过焦虑,在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下,就会有想让孩子一夜之间拥有超能力的冲动,相关培训也因此应运而生。“机构利用‘量子波动’四个字,打造所谓神乎其神的概念,用来忽悠家长,赚的就是没有科学素养的家长交的智商税。即使告诉家长这个东西没有用,他们可能也会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怀着宁滥勿缺的心态去报名。在家长看来,培训哪怕有一点用,就能对孩子有一些帮助。”他表示,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习方法时,还是应该更加理性,不要幻想可以走捷径。
(选自2019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
【1】阅读新闻,根据两处画线内容,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时间 | 2019年10月15日 | |
采访方式 | 电话采访 | |
采访目的 | (1)____ | |
采访对象 | 深圳某培训机构负责人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 |
釆访问题 | 问题一:(2)____ | 问题:(4)____ |
问题二:(3)____ |
【2】参考以下新闻知识,完成小题。
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感情与思考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
新闻标题要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
(1)阅读四、五两段,找出隐含了“作者的感情与思考”的一个句子并加以分析。
(2)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3】邻居李阿姨为读六年级的儿子的语文成绩发愁,听说有“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后,正想去报名。请你结合文章相关信息劝说李阿姨打消这个念头,劝说时注意表达得体。
9、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试卷中《落在父亲生命中的雪》一文,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拟标题,写篇读后感。
要求:(1)尽量少引述,重点写自己的感受。(2)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