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 弗之怠(指代抄书)
C. 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 益慕圣贤之道(的)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其中,论点是议论的中心。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C.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 词是在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 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
4、颜真卿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下列属于颜体书法的一项是( )
A.
B.
C.
D.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蚕妇吟
(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①歌舞未曾归。
(注)①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常常寻欢作乐,歌舞升平。玉人:美人,此处指歌女。
【1】“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11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吴均)
②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⑤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赠从弟》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动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选文中所说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指的是什么事件?是谁发动的?
(2)联系原著,简述发动这一事件的原因。
8、文学性文本阅读
忆儿时(其一)
丰子恺
①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第一件是养蚕。
②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还在世的事。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③我所喜欢的是,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吞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饭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④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批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⑤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批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⑥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批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有趣。
⑦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量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⑧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弱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1】[内容梳理]
“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这些人物美好而有意趣,请你任选三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作者的回忆。
【2】[语言赏析]
结合文本内容,说说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
【3】作为画家的丰子恺曾与弘一法师合作《护生画集》,根据文本,请你判断下面哪幅漫画不是《护生画集》的作品?()
A. B.
C. D.
【4】作者在文末感叹道:“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这种心理是否矛盾?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楼上掉下来的孩子,保安徒手接住;一名中年男子骑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执法人员随即上前询问并予以救助;外卖饭盒洒落一地,5秒不到路人纷纷上前关心帮忙;盲人牵着导盲犬过马路,红衣陌生女子默默护送。……
一双最有力的双手、一回最及时的救助、一次最温暖的帮扶、一场最贴心的守护……人生虽有不顺,但幸好遇见你!
以“幸好遇见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