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
B.如果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见到困难就退缩,终会一事无成。
C.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D.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2、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3、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B.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C.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
D. 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微(bēi)、猝然(zú)、主宰(zǎi)、人迹罕至(hǎn)
B.仄歪(zè)、差使(chāi)、愧怍(zuò)、惟妙惟肖(xiào)
C.诘责(jié)、禁锢(gù)、稽首(jī)、广袤无垠(mào)
D.妖娆(náo)、愕然(è)、庖代(páo)、鳞次栉比(zhì)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 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这首诗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颈联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填空。
① ,杨柳依依。
②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谷, 。
③当年万里觅封侯, 。
④天下英雄谁敌手? 。 。
⑤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
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
。
⑦出自《祖逖北伐》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7、名著
(1)《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各有绰号,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把他们进行了分类。请依据分类标准和示例,将横线上的空补充完整
第一类:英雄人物型———赛仁贵、小温侯、①
第二类:动物型———入云龙、青面兽、白日鼠
第三类:自然现象型———霹雳火、小旋风、②
第四类:兵器型———铁扇子、没羽箭、③
(2)《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 史书。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 、七十列传。
(3)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
C.《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作家法布尔花了足足15年时间写就的六卷本科普巨著。
D.《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8、在重温第一单元后,小永和小嘉共同选择了《三月三,芥菜胜灵丹》作为自己的拓展阅读材料。阅读后,两人产生了诸多分歧。请你也读一读这篇文章,发表下你的观点。
三月三,荠菜胜灵丹
舒飞廉
①大年初二,我姐姐、我、我妹妹,三家人乘坐1561次火车,由武汉到南宁探视住在我弟弟家的父母。虽然在线上常常碰面,但几天下来,祖孙三代十余口人在弟弟新居的聚会,仍然令我父母如腾云驾雾的齐天大圣,又忙碌又兴奋。母亲跳五行健身操给我们看,父亲钻研二胡,已经拉得有模有样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姐姐在表扬了我弟媳妇做的柠檬鸭之后,说要是有一盘麻油炒地菜多好,我妈跟着说,在南宁过年,也没什么不好,就是吃不到地菜包饺子。
②是啊,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在湖北的故乡过年。腊月腊,正月正,年味浓。餍【yàn,吃饱】饫了大鱼与大肉之后,大家的兴趣转向了田埂上的野菜,地菜当然是首当其冲。有时候,大年初一的午后,姐姐和妹妹都会不顾初一不能动刀剪、不能干农活的规矩,穿着过年的新衣服,提着提篓,提篓里放着小镰刀,去野外挖地菜。还远未到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地步,田园里,去年的积雪都还未消融,在麦苗与油菜的缝隙里找到一棵一棵的地菜,将一点一点的喜悦汇聚起来,达到“乃盈顷筐”,总得花小半天的工夫。往一桌的年菜里加上一盘麻油炒地菜的愿景是如此强烈,能够将穿得花花绿绿的小丫头们由火坛边上引出来,羊群一般,放到春风多厉的田野上。
③我们所说的“地菜”,其实就是荠菜。王磬编《野菜谱》,提到荠菜有好几种,其中常见的是“荠菜儿”,他的介绍是:“春月采之,生熟皆可食。”配上他自作的谣曲:“荠菜儿,年年有,采之一二遗八九。今年才出土眼中,挑菜人来不停手。而今狼藉已不堪,安得花开三月三?”地菜大概就是在腊月的霜雪里“出土眼”的,十来片嫩嫩的叶子披成两三层,在寒风里簇拥在一起,与菠菜和白菜比起来,它就是一个愧对白富美的灰姑娘。为将这些藏在作物与荒草间的灰姑娘们请出来穿水晶鞋(包成饺子,做春卷与春盘),大锄、小锄、长镰刀都派不上用场,只能用打猪草的小镰刀,姐姐她们称作“挖”地菜、“撬”地菜、“挑”地菜,而不说“割”与“采”,也是因采集它们的不容易。
④立春雨水之后,田野很快就会变得百草丰茂、千花万卉,如此繁多的植物,为什么单单将“地”这样皇天后土般朴实而有力量的名字赋予地菜呢?以我的猜想,大概是因为它是冬去春回、岁月更新之后,除越冬作物之外,田园里出现的第一种菜蔬,所谓一阳来复,这生命的“阳气”就包含在它纤弱的外形与清韧的滋味里。乡下人将之加入到饺子、春卷、春盘这些春天的食物里,恐怕也是为此。等到“花开三月三”,寒食节来到,抽出细薹、开出细密白花的老地菜已不堪食用,但还是会被母亲们由田头地脑里扯一把回来,煮毛壳子鸡蛋给孩子们吃,更讲究一些的祖母与外婆,还要在地菜煮鸡蛋的沸水里加入一杯童子尿。地菜也好,鸡蛋也好,童子尿也好,都在象征着生命的“阳气”与“热力”。我老家的方言说到地菜,一般还会加一个修饰词,叫“麻地菜”,一方面是因为地菜外围茎叶跟蒲公英一样,有些微的褐色,一方面,由“麻雀”、“麻子”(那些聪明而脸上有麻子的人)、“麻城”(我们将梦乡叫麻城)、麻姑、麻将那里得来的“麻”字,也有一种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乡土的活力。
⑤地菜的这种“神话学意义”,不仅为它换来了“地”这个厚重的名字,也让“挑地菜”这种活动,由乡下人的农家乐变为节日,村里的灰姑娘们喜欢,城里的白富美也愿凑趣,词客骚人,也愿意为它写诗。周密《武林旧事》里讲皇宫里二月初二办“挑菜御宴”,将“生菜、荠花诸品”放到“朱绿花斛”中,由后妃、婕妤们“以金篦挑之”,已经是将“挑菜”弄成繁复的行为艺术了。“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城市之外,习习春风里,诗人们描述的“挑菜节”的情形是:“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白居易),“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郑谷),“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张耒),“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史达祖)。地菜也因此与故园,与游子们的舌尖联系在一起。
⑥晚上酒席间,我对父亲讲,他与母亲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故乡的村庄,我们兄弟姐妹,辗转到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等到他的孙子一辈,恐怕就会在世界的角角落落了,到时候,不知道他们能否遇到拉二胡、跳五行健身操的人,除旧布新的辰光,他们也会想念麻油炒地菜,地菜煮饺子?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任务一:【梳理情节】
【1】初读本文后,小永认为标题“三月三,荠菜胜灵丹”的说法不妥,小嘉却认为这个标题很 好。小嘉从文本②—⑤段中筛选出了四个理据:(1)_________、采集不易尤显珍贵、(2) _________、(3)_________。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任务二:【语言赏析】
【2】小永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雅得诗意”,但小嘉认为它“土得可爱”。以下有三种看法,你赞同哪一种?请你以第④段划线句为例,阐明你的观点。
A“雅得诗意”B.“土得可爱”C、既“雅得诗意”,又“土得可爱”
任务三:【段落作用】
【3】小永认为本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及“拉二胡、跳五行健身操的人”是作者的匠心之举,小嘉却觉得不如删去。请你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任务四:【对比探究】
【4】小永建议编者将这篇文章也选入第一单元,小嘉则认为不妥。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和单元篇目,发表你的观点。
阅读:(1)社戏/鲁迅(2)回延安/贺敬之(3)安塞腰鼓/刘成章(4)灯笼/吴伯箫
写作
学习仿写
第一单元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提示:可以从内容、主旨等角度探究)
9、你与家人、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请你以“ 小传”为题,为他(她)写一篇传记。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请按照传记的文体特点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