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百色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

B.台下的人们正襟危坐,不敢窃窃私语,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戳的是谁。

C.他用口技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真是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D.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节一行,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诗经》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C.“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小生”指年轻男子。

D.《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自己母亲的感情真挚、文笔朴实的文章。

B.《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及其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C.《藤野先生》这篇小说通过回忆“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D.《美丽的颜色》一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持不懈与乐观的精神。

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责(jié) 红(fēi)   然(qiǎo) 无消息(yǎo)

B. (huì)   刻(juàn) 不(chuò) 锐不可(dǎng)

C. (qí) 退(kuì)   (diàn) 息敛声(bǐn

D. (lì)   黑(yōu)   首(qiào) 藏污纳(gòu)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阅读

【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幕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狭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甲诗中,“______”一词,点明了已到傍晚。

【2】两诗的末尾两句的抒情方式是否相同?请结合句子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名句名篇默写。

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②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是鸟也,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___,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_______________,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

⑥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⑦王勃在《送社少府之在蜀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劝勉友人乐观积极,不要因为离别而落泪。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______所著,曾易名为《______》。

(2)根据下面内容,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相应的人物。选段中的他分别是谁?

①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___________

②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__________

③他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虽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就和士兵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真喜欢马。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瓢城古韵

张晓惠

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

②从热闹的剧场路东西分别岔进,有数条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两侧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的围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扣得紧紧地,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小巷不语,春风不语,只有紧闭着的院门后传出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围墙内茂盛出一派明媚,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历经百年黑亮亮的木门,那来开门的是千年前扎髻的童子还是身着罗衫的丽娘?

③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

④踩着百年的青砖路,抚着千年的汉代瓦,走着思着,一抬头,已到了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宋曹(号射陵)先生的故居。进得门来,宋曹先生手执书卷,傲傲地立在玲珑古雅的庭院。先生当年读书谈艺的“蔬枰草堂”还在,先生挥毫舞墨的“流觞池”还在,会秋堂、桐引楼还在。小小的庭院雕梁画栋,抱水拥竹,奇石嶙峋,曲折有致。说是宋曹先生多次拒绝了做官,是在哪间屋檐下先生一次又一次冷落着朝廷的征召?自号“耕海潜夫”的射陵先生不语,只用深邃的眼神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们。

⑤顺着儒学街往南走,不多远右拐弯,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故居了。陆公祠不大,却是修葺得好。日寇的炮火,“文革”的动乱,小城人一直全心全意护佑着民族英雄的故居。仰止堂、浩然堂,简朴大气,空灵风雅。忠烈公陆秀夫的塑像屹立浩然堂间,七百多年前负幼帝(幼帝指南宋皇帝赵器)从容投海与国家共存亡的壮烈之举早已幻化成故乡人民心中永远的彩虹。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坪间的小花黄的、蓝的、白的素素地绽放。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⑥小城的四周都是水,串场、蟒蛇、小牙河。俯瞰去,小城恰似一只倒扣在水中的瓢,因而小城又有瓢城之称。有了水,也就有了死心塌地的守护者——桥。北有北闸东有建军,南有南门桥西有登瀛。站在登瀛桥上,古传说中的八景之一“登瀛远眺”中的“红杏青帘柳外城”之景色,由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建设,已不复存在。只有桥下二千一百多年的串场河水日夜奔流不息。汽笛声声拉起,就在这千年古城泛起遍地新绿,小城更加波光潋滟,风雅灵动起来。

1】【1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2】【2本文作者巧用问句传递出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分析。

3】【3揣摩并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

(2)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4】【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修辞的角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5】【5结合全文,就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并阐明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岁月匆匆,你是否在回眸往事的时候,偶然发现有一些物件值得珍惜,有一些情感值得珍视……

请以“如今,我才知道 ”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1)请将标题补充完整;(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不可避免;(4)书写要求:工整、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