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等。
B.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讲演词有以下特点:观点集中;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俗生动;针对性强。
C.《北冥有鱼》一文中用野马、尘埃的以息想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进行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意境广大。。
D.《壶口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7年华为作出了巨大的进步,其智能手机不仅在国外,而且在中国也抢占了苹果的高端市场,让人刮目相看。
B.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能住在独门独栋有院子的房子里了,但是在门口贴春联依然是个迎接春节不变的习俗。
C. 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势在必行,让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荣。
D.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瑕疵(cī) 自诩(yǔ) 恻隐(cè) 海市蜃楼(shèn)
B. 绽放(zhàn) 契合(qiè) 殷红(yīn) 轩然大波(xuān)
C. 静谧(mì) 邂逅(hòu) 驾驭(yù) 鳞次栉比(zhì)
D. 嫉妒(jí) 迸溅(bìng) 翡翠(fěi) 如火如荼(tú)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党同志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B. 出国深造期间,他经常把手机关机,对周围事物也常充耳不闻,专心地学习地质专业知识。
C. 中国浩繁文化典籍中留下的成语、诗词、故事,有言简意赅、比喻恰当、寓理深刻的特点。
D. 你可以另辟蹊径,按照预定的设想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烂双脚也义无反顾。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野 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说说你对“徙倚欲何依”中“徙倚”一词的理解。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6、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
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②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⑤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我自问: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1)《傅雷家书》是我国________ 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
(2)请结合选段,分析家书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
(3)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
8、奶奶走后的这些天
当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当周围的世界安静屏息,睡不着的时候,我突然弄懂了一件事——所谓的生离死别,一开始也许都意识不到,直到彻底失去,永不再见,才会慢慢呈现,像树纹一样一圈一圈随年轮长进树干的里面,外人看不出,生命本身却知晓。
今天是2015年6月13日,奶奶在那冰冷的地下已毫无知觉地躺了36天。
奶奶的离去,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悟衰老与死亡。当我望着奶奶年轻时的照片,我无法相信那个特别精致,格外讲究,坚持写日记、练大字,为儿时的我熬药、削铅笔、改作业的奶奶,就这样永远见不着了。
菲利普·罗斯曾说:“衰老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我想,年轻时在南京穿着婚纱、烫着卷发、说着英文的奶奶,肯定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老成后来的模样。
我记忆中的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几乎没吃过什么药。直到80岁那年意外摔倒,才使得健步如飞的她,什么都咬得动的她,一瞬间衰老。后来,腿好后的奶奶,渐渐背驼了,听觉也不行了,曾经一心想乘飞机满世界游的奶奶,不得不蜷居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每天看着活色生香的日子离自己越来越远。到后来,她终日躺在床上,更是老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也许,人一老,就变小,不光身体变得瘦小,连精神也如此。有时候,我们一回去,奶奶便像没断奶的婴孩一样,眼巴巴地望着,怯生生地黏着,怎么也舍不得我们走。直到不得不起身离开了,奶奶便爬起来,拄着拐杖倚着门框摇手目送我们出院门,然后开始日日掰着手指等候我们下一次的到来……
寿则多辱,路暗且长。生命到最后总会像筛子,将年轻时候的兴趣、喜好统统筛走,唯让老来的日子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无趣!
一开始奶奶是极其怕死的,但奶奶活到最后,总会念叨:“怎么还不死呢?阎王爷把我忘记了吧?”
也许,对老人而言,死亡是一点点降临的。
4月27日上午,奶奶还帮爸爸削了两个莴笋。可是等爸爸回来喊奶奶吃午饭,奶奶便已无法说话,无法直立。等我赶到时,93岁的奶奶,生命已像风中的蜡烛,只剩一点点光亮。但奶奶仍用仅剩的生命力,负隅顽抗,又熬了8天9夜,才熄灭最后的火焰。
即便如此,那时候的我也极不愿相信奶奶会走。所以,当妈妈在电话里讲,奶奶好像好些了时,我深信不疑。其实,那是奶奶的回光返照。
去世那天上午,奶奶从婶婶手里抢了馍,自己一点点掰碎,往口里塞,直到最后一点点碎末,也一一抹进嘴里。婶婶怕奶奶卡住,连忙喂点牛奶,牛奶喝了大半瓶,馍却怎么也咽不下。婶婶用餐纸包走奶奶吐出的馍,难过得背过身,不忍看奶奶大口喘气的样子。
我不知道奶奶临终前遭受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我只知道,在她不好的日子里,我们坐在她身边,一一握着她的手,她侧歪着头,看不见我们,也说不了话,但知道我们在,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后来等到远在他省的弟弟抱着娃娃回来,奶奶居然睁开眼睛,扯着嘴角心满意足地笑了。
次日,当街坊邻居陆续来看奶奶时,奶奶一直摆手。别人问她:“是快好了,不会死了吧!”奶奶摇头,然后别人又问:“是不会好了?”奶奶点头。
我目睹了奶奶这几年来,在死神的阴影下,一步步退让,终究退无可退的境况——当最后我给奶奶洗脸时,她的皮肤薄得像张纸,双腿瘦得只剩皮包骨,每喂几口水,就会呛得咳嗽。原来,到最后,我们连吞咽与言语的功能也要统统还回去,只剩呼吸。而最后的最后,连呼吸也停了,一个人便消失了。
但一个人的消失并不是完全的消失。为奶奶守夜时,妈妈对我说:“我脑海中你们的奶奶,是斜着嘴角笑的那个,不是脸颊塌陷、睡在棺材里的那个……”
奶奶走后,生活好似也逐渐回归正常。但总会频频梦见奶奶没有死,我到处给她找穿的,找吃的,然后,醒来,发现奶奶真的不在了——那个很会烧菜却不曾吃过一口我亲手烧的饭菜的奶奶,真的不在了。一想到这儿,便会恍若隔世般难受起来。
如果夜晚是星星的院落,思念就是落满秋叶的路,来不及打扫,又为新的红叶所覆盖。奶奶的生日是中秋节的前一天。每逢她生日,我总会买上很多吃的穿的去看她。但今年的中秋,月亮还会那么圆吗?当我们吃着月饼,唱着《月亮粑粑》的时候,奶奶会在天上看着我们吗?那一刻,会不会好想像童话里的小女孩,擦亮一根火柴,就可看到火光里的温暖?
很舍不得奶奶走,但也不想奶奶活着受罪。也许,正如爸爸所说的:“奶奶九十多岁了,天天望着天花板过日子,还得操心儿孙的事,活着也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所以,走了好,对她是解脱!”
是啊,时间在飞逝,死亡是终点。世界是我们想象的画布,生活像不停旋转的黑洞,随时随地裹挟着我们往一切不确定的地方去。爱至尽头,梦至虚无,不如把死亡当作瑰丽的梦境,把落日看成凄美的绝景。
在时光的倒影里,我们得学会与“理想之外的不理想”握手言和。在命运面前,该来的总会来,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没有人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至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其实,衰老与死亡,自然得就像那天上的雨云,它能让天空灰暗,也能滋润万物。所以,面对它们,既不要哭,也不要笑,要试着理解,要学会接受!
虽然总是会有那么一些时刻,某些封存的像巨浪一样扑面而来,让我们躲无可躲——就像睡着了所做的梦,没人能提前知晓,提前解密!
所以,我宁愿相信,三维之外定有那么一个空间,那儿的生命不像寒夜的冰挂,一碰就断,彼此间的情感也不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推就倒。那里有爷爷,有奶奶,有所有过去的过去,百年不变,千年不换,那里的人们永远不必为生活担忧,也不用为现实焦灼……
如今,奶奶真的走了,而我将带着她的某些特征继续活着,也许鲜花会凋落,绿叶会腐烂,但爱会在失去中一代一代不可思议地绵延!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蜷居( )②模样( )③卡住( )④咳嗽( )
【2】作者用细腻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在喧嚣的世界里突然安宁的时候,顿悟了什么是真正的生离死别,什么是生命的本身。读完这段文字,你认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在第四段引用了菲利普·罗斯曾的话“衰老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你是怎样理解作者引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与作用的?
【4】成功的人物描写总是能扑捉到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你认为下句选文中那个动词使用最生动,请说明理由。
“直到不得不起身离开了,奶奶便爬起来,拄着拐杖倚着门框摇手目送我们出院门,然后开始日日掰着手指等候我们下一次的到来……”
【5】这篇会议奶奶的散文写的温婉细腻,自然中有温情,朴素中有挚味,展现了作者对奶奶的深厚感情,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时间在飞逝,死亡是终点。世界是我们想象的画布,生活像不停旋转的黑洞,随时随地裹挟着我们往一切不确定的地方去。
【6】面对奶奶日渐衰老,作者极不愿意相信奶奶会走,即使“ 奶奶走后,生活好似也逐渐回归正常。但总会频频梦见奶奶没有死,”作者在奶奶离去后,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
【7】“也许鲜花会凋落,绿叶会腐烂,但爱会在失去中一代一代不可思议地绵延!”此句抒情色彩浓烈,韵味悠长,联系全文,谈一谈最后一段的作用
9、我独一无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与众不同;我敢说我不像世界上的任何人。如果我不比别人好,那么我至少跟别人两样。大自然铸造了我,然后就把模型打碎了。
——卢梭
请以“我是不一样的花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