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虽然这个黑恶势力团伙锐不可当,但其成员还是很快被警察抓获归案。
B.经过认真研读原著、揣摩人物,在最后演出中,表演者将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
C.听闻女科学家颜宁将回国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他情郁于中,喜不自禁。
D.为了防止对手发展超越,他设置重重障碍,布下层层陷阱,可谓殚尽竭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维帐 沼泽 挑拨离间 天衣无缝
B.逗留 干预 海枯石烂 不知所错
C.眼框 潮汐 分崩离析 轻歌曼舞
D.穹顶 膏药 怒不可遏 周而复始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也叫消息,它用事实说话,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
B.《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C.《核舟记》作者是清代的张潮。这是一篇介绍核雕艺术的说明文,展示了我国古代艺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D.《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是中国几干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中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充当定语。
B.“热爱祖国”“出现故障”“看电影”都是动宾短语,“干得很好”“漂亮极了”“湿透了“都是补充短语。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別。“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D.《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文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巧妙设置了词人与天帝的对话,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妙处。
6、名篇名句默写。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
(2)《关雎》中以“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彭德怀的“赤匪”生涯是在十年前开始的,他当时在多妻的军阀省主席何键将军的国民党军队中领导了一次起义。彭德怀是行伍出身,先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迅获提升,一九二七年年方二十八岁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军官著称,因为他办事真的跟士兵委员会商量。
……
②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
③彭德怀现在十六岁,他去找一个有钱的舅舅,就是那个救了他一命的舅舅。那人自己的儿子刚死,他过去一直很喜欢彭德怀,就欢迎他去,留他在家。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叙述顺序的变化多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中画线句子反映了彭德怀怎样的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刘水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都被裹挟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怎么可能得到重视?
④从家庭教育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一怕累着孩子,二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认为,AI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工作和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劳动。这种种观念培养出的孩子不仅不会劳动,而且厌恶劳动,轻视劳动,更有甚者成年后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和“啃老族”。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变化的只是劳动的内容和手段,而劳动本身不可少,劳动教育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一则日本幼儿园里儿童们有条不紊地自己打饭、吃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视频刷爆网络,看到那些孩子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再看看我们的不少孩子,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更别说收拾自己的房间了。我们这些一味溺爱孩子,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难道不感觉羞愧并深刻反思吗?
⑤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其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各路明星占据着网络流量,而那些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则备受冷落。例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正赶上某位明星结婚,前者的新闻关注度远远不及后者。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多青少年一味崇拜娱乐明星,很多学生的理想也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王健林曾说年轻人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对此任正非痛心疾首道:这个国家不能像互联网一样,一天牢骚怪话,不干活然后动不动搞个小目标就挣很多钱。这是毒害青少年,青少年还得奋斗!任正非所痛批的,正是当下社会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忽视和漠视。
⑥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让我们对各个领域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应该警醒我们: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长大后才能长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在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并有所作为。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看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
B.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劳动本身都不可少,劳动教育都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C.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D.对于成功的定义,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多、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很多学生的理想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
【2】劳动教育被忽视,被弱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怎样全面加强孩子的劳动教育?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风轻吻大地,宣示着这是万物复苏的节日;爆竹赶走年兽;欢庆胜利的日子,我们尽情挥洒自己的骄傲,我们衷心感谢父母的付出……
请以“今天是我们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2)除诗歌外;(3)要注意景物描写的运用,语言要连贯;(4)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