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

A.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

B.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又名《冲虚经》,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颇富教育意义。

C.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孟子写的。孟子是战国中期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D.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B.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牧并称“李杜”。

D.《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校正》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专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做什么事情多是漫不经心的,光是修改雕塑的细节部位都十分仔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

C.靠近岩石的边缘向下一看,他突然感觉目眩神迷,眼前的大地在来回晃动,他的身体也跟着晃动起来。

D.面对疫情肆虐、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等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中国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彰显大国担当。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农(yàn)       发(méng)     猎(shòu)          石(yǔn)

B.子(méi)       暗(huì)       然(mò)             (bàn)

C.骨(ɡé)        射(yán)       (xǐng)          辈(háng)

D.掇(cuàn)     (dǎi)       (kuànɡ)        旋(w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叙事诗先讲述了卖炭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和驾车运炭的经历,接着写了老人“卖炭得钱”的期望破灭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揭露了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

【2】古诗中叠词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说说本诗所用的两处叠词是如何刻画人物、表达诗人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_____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_____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_____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柴进回庄,林冲便说道:非是大官人不留小弟,争奈官司追捕甚紧,排家搜捉,倘或寻到大官人庄上时,须负累大官人不好。既蒙大官人仗义疏财,求借林冲些小盘缠,投奔他处栖身。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柴进道:既是兄长要行,小人有个去处,作书一封与兄长去,如何? 林冲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济,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处去?

(节选自《水浒传》第十一回)

【1】柴进所说的去处是哪里?林冲如此遭遇既是当时的社会原因,也有林冲的性格原因,请简要从林冲的性格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2】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聂绀弩语)写出了林冲英雄侠义豪情,请简要分析林冲脸刻黄金印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以示坚强,气得母亲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摘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算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妇,他起的名字就成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贴着的对联的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钱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得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猛。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畜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我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它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如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达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

【3】第⑤段中“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是指情感中的感动。(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

【4】请谈谈你对第⑥段中“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

【5】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人活着就得有盼头”,因为有了盼望,婆婆的泪眼才放出坚毅的光芒;因为有了盼望,脚下的道路便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广。

请你以“盼望”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