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涨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D.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文: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删去“由于”)
B.学校在本学期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行事的道理。(将“采取”改为“开展”)
C.在遭受台风袭击后,日本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在句末添加“的困难”)
D.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都一定必须要遵纪守法。(删去“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低头族”的行列。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谁能否认钟南山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D.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难就难在安排枯草的离退工作。新的生出来,旧的该向何处去?
②四月末,你看,大地一片青葱,并无一叶枯草。枯草在青草生长中转世轮回了。
③草叶以10%的速率变青,对草来说,没有比绿更容易的事了。
④大地返青前泥土先返黑。雨水和雪水挤进土的被窝,让它苏醒。
⑤这是大自然无数秘密中的一项,大地不会丢弃自己的子孙,哪怕它是一根草。
A. ③②⑤①④ B. ④⑤②③① C. ②①③④⑤ D. ④③①②⑤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不堪”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词人的什么复杂感情?
【2】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有什么好处?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饮酒》中,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他同部下,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材料二: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和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以上两则材料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著),材料中的“他”分别指谁?请写出“他”的名字。
(2)请从材料中任选一个“他”,结合人物性格特点,简要分析红军战士在“他”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8、在制作文化民俗的手账时,小语收集并整理关于风筝的资料,以此弘扬传统文化,阅读下面资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风筝的起源
风筝,北方为“鸢”,南方称“鹞”。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是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直至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那么,风筝的称呼从何而来呢?据记载,五代时期的李邺放纸鸢,在纸鸢的头部,以竹为笛,当风筝飞行的时候,它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声响,于是就有了“风筝”这一称呼。
◎材料二
风筝飞翔的原理
当精巧的风筝自由翱翔于蓝天时,我们不禁会好奇,风筝是如何停留在空中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拽住线轴时,风筝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AB代表风筝,它一共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风对风筝产生的向上的扬力F扬,线对风筝产生的斜向下的拉力与风筝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合力F合。当______风筝就又能稳稳地在天空中翱翔了。
◎材料三
_______
人们放飞风筝不只是为娱乐,筝面上彩绘题材丰富、色彩瑰丽,表达了人们祈福的美好心理。比如蝙蝠取“福”字谐音,放飞五只蝙蝠代表了“五福临门”,放飞更多只蝙蝠代表着“多福多寿”,而红色蝙蝠寓意“洪福齐天”。风筝外形多由几何图形构成,其六角、八角和正方形的设计,据说与象数和五行学说一脉相通,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共生。这种几何图形构成的外形结构,面面相对、角角相接稳定且富有美感,进而令人赏心悦目。
鲳鱼鹞,它是温州特有的风筝,外形似鲳鱼的风筝,这可能跟地域有关,温州靠海,温州人接触鱼类海鲜较多,制作步骤也很简单,扎、糊、绘。风筝源自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内心情感物化的体现。风筝高高飞上天,承载的是浓郁的乡土情怀,难忘的童年记忆,还有人们在千百年间传承的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四
_______
温州刘氏风筝制作技艺始于清末民初,家族世代相传。最初创始人刘益卿曾以竹篾扎制会喷水的龙头风筝,构思精巧,形神唯妙,为人称道。刘氏风筝制作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技艺精湛,通过风筝的图案形象,给人以祝福之意。在全国风筝界最具特色的汉字镂空文字风筝,可以说是刘氏风筝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这种风筝的特点就是在风筝形状各异,左右不对称,受风不均匀的情况下,打破常规,设计合理的骨架结构,使其在空中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他们强调“做风筝的学问,既要好看,又要放得高,缺一不可。吃风、左右平衡、材料轻,是做风筝的三大要素。”
刘氏风筝传人与温州瓯绣研究所的大师们制作了一批瓯绣风筝。温州瓯绣历史悠久,技术精湛,部分瓯绣飞天彩蝶与传统风筝艺术有机结合,成了全国第一只刺绣风筝。瓯绣飞天彩蝶表面光亮生动,色彩艳丽,立体感强,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珍品。
【1】请仿照材料一和材料二,给材料三和材料四各拟写一个标题。
【2】同学们要参加“筝迎新年”作品展,请你结合材料三,从下面三种风筝图案中推荐一种最合适的,并说明理由。
A. B.
C.
【3】小语同学发现在将材料二整理到手帐上时缺失了一段文字,请你根据上下文及图示,将这段阐述风筝飞翔原理的内容补充完整。
【4】同学们打算在活动中,让结对学校的外国友人了解温州风筝,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准备一段120字左右的介绍词。
小贴士:不一定按照顺序,可根据介绍需要自行调整;恰当使用提示词,如:首先、其次、因为、所以、不仅、而且……
9、下周班级将举行主题班会,围绕“偶像”这一主题向大家征求稿件,给出了两个写作题目,请你任选一个,参与活动。
(1)请以“我的偶像”为题目,为你的偶像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在偶像影响下的成长故事。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显,内容具体充实,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据要求作文。
世界杯的开幕式上,“半身少年”成为舞台中央最亮的星。作为世界杯大使的他,出生时便失去了下半身,但是,他用双手行走,在艰难的岁月中,面对异样的眼光,用“执拗”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抱负,用善意去帮助残障人士实现人生价值,用真情拥抱每一个日落与日出……
上面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