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阻   亘/蛮无理   机立断/锐不可

B. 亭/商   风/息敛声   水皆碧/虚无

C. 沿/视/互相轩   簌落下/飞其间

D. /步   于/引凄异   低声语/然泪下

2、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见到毛泽东那瞬间产生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

B.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C.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孩子。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著名钢琴大师。

D.《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 处处志之 志:标记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写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也出自《朝花夕拾》。

B.新闻作品包括消息、特写、通讯等。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四个部分;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中途先走叫“失陪”。

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田家(4分)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 关雎》)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蒹葭》)

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____________》)

④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暑假,小虞同学跟随父母去湖南旅游,途经洞庭湖时,看到烟波浩淼,湖水拍岸的壮阔美景,他不由地想起诗人____________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到的两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本学期你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根据阅读积累,回答下面问题。

(1)“冒险、搜索、发现、人类的勇气和畏缩、发狂和欢欣、遭难、牺性和忠心——一切都像一种火光似的,照耀着这成千上万的青年们的热情、希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他们永不承认失败,不管它是由于人力、自然或死神。”这是斯诺对下面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红军长征

(2)请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章节

斯诺对“他”的印象

《在保安》

_____是一位瘦弱的颇有些林肯式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披着一头很长的浓厚的乌发,睁着一双巨大而敏锐的眼睛,还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颧骨。我在一刹那所得的

印象,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在红军中》(上)

_____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只有两身军装,而且在军装上并没有等级的标志。一件私人的衣服,这件衣服使他孩子气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

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我在教丁香树开花

刘继荣

①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

②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此时,顾客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

③我不禁莞尔,拎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开。身后忽然有人叫道:“阿姨偷走我们的点心啦!”我大惊,转头,那位个子高高面庞稚气的男孩,正是冲我喊叫的。有位中年人边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偷了阿姨的呀!”大家都笑了,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

④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

⑤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工作或失业,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独身。

⑥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那棵丁香树,默默与我站在一起。我想:老爷爷将会怎样教它开花呢?

⑦天越来越冷,丁香树只余纤纤弱枝。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我发现,儿子没有安全感,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他说,儿子特别喜欢这间店,这是他能记得的最远的地方。出来的时候,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

⑧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儿子时不时扭过身子,见父亲就在丁香树下,便长吁一口气,抹抹鼻尖上的汗。

⑨一个春天的周末,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今天顾客特别多,有个小女生过生日,丁香树下的两张桌子被拼到一起,坐满了笑语盈盈的小伙伴。店主一个人忙,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为了给她个惊喜,已经找人来挖树了。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⑩忽然,男孩的目光充满惊喜,他的父亲出现了,也许,他一直都在附近。像魔咒被解除,男孩开口,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在教丁香树开花,不要挖掉丁香树。

老奶奶匆匆下来了,她气喘吁吁地向男孩保证:永远不会挖掉这棵丁香树,会一直等着它开花,如果不开,也没有关系。

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

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

(有删改)

【1】文章题目中“丁香树开花”有哪些含义?

【2】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男孩_______________的情绪。

【3】纵观全文,父亲用哪些方式帮助儿子成为“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4】纵观全文,“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按顺序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解释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记忆。可能是父母的呵护,可能是师长的关爱,可能是朋友的支持,也可能是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带着感动成长。

请你以“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