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sài)   空(líng) 教huǐ)   不可当(ruì

B.首(qiáo)   然(qiāo)   周息敛声(bǐng

C.红(fēi形() 胆qiè) 深痛疾(è

D.刻(juān)   黑(yǒu)   辱疲力尽(j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ài)   留(zhì)   匿名   锐不可挡

B. 形(jī) 松(xiè)   嶙峋   藏污纳垢

C. 亮(zhènɡ)   点(zhuì) 仲裁   自出心裁

D. 红(fěi)   然(qī) 胆怯   正襟危坐

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 行将就木时,给他致使一击,使其崩溃。

B.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 怒不可遏。

C.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 格物致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人生的道理。

D. 在 鸦雀无声的欢呼声中,C919大飞机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上。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

B.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C.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美国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第一次严肃地质疑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1诗的三、四两句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的,表现了战地怎样的气氛?

2历来评论家都很推崇“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试赏析“压”的妙处。

3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和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5)青少年要敢于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6)《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简爱》,按要求填写。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B. 简爱最好的朋友海伦彭斯死于火灾。

C. 谭波尔小姐是简爱敬仰感激的老师和人生挚友。

D. 简爱在罗沃德学校做了六年学生、两年老师。

2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我向A详细叙述了我的遭遇,他皱眉倾听着。最后,他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谨慎地问我是否愿意离开盖茨黑德府,是否想上学。我仔细考虑后,回答他我十分愿意。我想他一定会向里德太太建议我去上学,并且里德太太一定会很愿意摆脱我这个包袱,我不久就可以离开盖茨黑德府了。

选文中的A是谁?我向他叙述了怎样的遭遇?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奶奶的烘篓

牟伦祥

①小时候的冬天要比现在寒冷许多,下雪结冰也是常事,加上农村日子穷苦,大部分村民穿衣单薄,因此烤火成为人们御寒的主要方式之一。烘篓便是那时的“取暖神器”。

②自我记事的时候起,奶奶冬天须臾不离烘篓。奶奶的烘篓做工精致,美观牢实。据说当时请的是村里手艺最好的黄篾匠,选用最好的竹子,花足足两天时间精心编织而成。这两天里,一向省吃俭用的奶奶,每天给黄篾匠煮两个荷包蛋,以期他编出最好的产品。果然,黄篾匠不负厚望,烘篓完工,旁人赞不绝口,奶奶更是如获至宝。

③自从冬天有了烘篓烤火之后,奶奶整天被温暖包围,哮喘病都少犯。从此,那只烘篓在奶奶手中,视如宝贝,爱不释手。

④奶奶十分疼我,每次疯跑回来,她便将我冻得通红的小手拿到烘篓上去烘烤。仗着奶奶的宠爱,我也做出“熊孩子”事来。记得6岁那年,我看到奶奶清理了烘篓瓦钵里的灰烬,感到异常新奇,手里正玩着一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遂将石头从烘篓上面的孔丢了进去,结果把瓦钵砸得粉碎,奶奶气愤不已,扬起拐杖要打我,幸亏跑得及时,奶奶三寸金莲追不上,口中直骂:“败家子呀,败家子。”父亲收工回来听说此事,抓根棍子就教训我,奶奶一把将我护到她身后,向着父亲说:“现在打他一顿有什么用?犯错改了就好。”气消后,奶奶一如既往对我疼爱,只不过我耳边多了一些她“要爱护物品”之类的絮语。不久,父亲卖鸡蛋后专门到场上买回一个瓦钵,才使奶奶的烘篓得以续用。

⑤我上小学后,老师每天布置家庭作业,但不完成老师也不追究。那时家里没电视,晚上大人们早早上床了,而我还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心里极不情愿,最关键是双脚冻得冰冷,脚尖钻心地疼,所以我常常偷懒,谎称没有作业。奶奶得知真相后,每晚做饭便烧些树兜之类的硬柴,把木炭积存在瓦钵内,用草灰掩上,等到晚上做作业时,她把烘篓推到我脚下烘烤,当火温变弱时,奶奶弯腰拨一拨瓦钵里的草灰,让炽热的温度再散发出来,然后坐在旁边静静守着我。她那慈爱的目光会同脚下的暖流,在我周身缓缓流淌。奶奶这种坚持,直到我初中毕业。

⑥奶奶的烘篓不轻易借人,但也有例外。一天晚上,北风呼啸,气温陡降,冬水田结了一层薄冰。第二天一早,隔壁的张大叔受生产队队长安排,要翻犁冬水田,将水稻谷桩压到水下腐烂作来年肥料。冬水田泥脚深,半天下来,张大叔裤子湿透了,冷得直哆嗦。奶奶见状,立即叫张大叔:“快!快!!把烘篓拿过去,好好烤一烤,不然要生病。”奶奶重新添加木炭,不容张大叔推辞,硬是把烘篓递到他手上。奶奶说:“这么冷的天,你还在犁田,不是为多产粮食吗?”张大叔好感动,逢人便讲奶奶心好、善良。

⑦时光如水,光阴在岁月之上无声泅渡。那只烘篓伴随着奶奶度过了幸福的晚年。如今,奶奶离开人世30多年了,但烘篓里的点点星火永不磨灭,温暖长留人间。

【1】文章围绕奶奶与烘篓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奶奶一把将我护到地身后,向着父亲说:“现在打他一顿有什么用?犯错改了就好。”

【3】奶奶将爱不释手的宝贝烘篓给“我”和张大叔使用,目的有什么不同?

【4】文章以“奶奶的烘篓”为题,有何妙处?

【5】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奶奶的真情告白。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有那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抄袭;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