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语法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黄昏,我来到湖边,向湖心游去。野鸭子游过的水纹与我拨出的涟漪轻轻吻合。水草不仅将湖水浸得碧绿,也将我浸得碧绿。水覆在肌肤上,像柔软洁净的丝缎。五百个人所在的湖畔营区,寂静无声,瑞士人在静默中低声细语,小心翼翼地不去破坏别人欣赏夕阳湖光的心情。

A. 语段中的划线句是病句,应该在“肌肤上”后加“的感觉”。

B. “涟漪”“寂静”都是名词,“轻轻吻合”“柔软洁净”“低声细语”都是并列短语。

C. “小心翼翼地不去破坏别人欣赏夕阳湖光的心情”这一句中,“小心翼翼”作定语。

D. “五百个人所在的湖畔营区,寂静无声。”这一句中的主语是“五百个人”。

2、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此题有两项不正确)

A.曹操攻下徐州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曹操派荀彧来劝降,关羽与荀彧约法三章,暂降曹操。

B.曹操和袁绍对垒于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一度欲回守许昌。谋士荀彧劝曹操与袁绍相持,等待时机,出奇制胜。

C.长坂坡之战中,曹操在景山顶上观望并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此人指的是关羽。

D.赤壁大败后,曹操从华容道败走,他三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一笑笑出赵云,二笑笑出张飞,三笑笑出关羽,关羽义重如山,放了曹操。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B. 宋江反贪官,也反皇帝,得到了众人的拥戴。

C. 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我们看到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肝义胆。

D. 鲁智深和李逵都嫉恶如仇、脾气火爆,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而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4、北宋苏东坡在寒食节即兴写下的《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布局前疏后密,浑然天成。

B.字形长扁对比,大小悬殊。

C.用笔粗重饱满,雄健有气势。

D.字字相连,似金蛇狂舞。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你认为画线句中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简要概括诗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分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默写。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A】

①它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万方,严肃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活脱脱一副很诚心诚意地祷告的姿势。如果单从外表上看,它并不让人害怕,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看,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它天生就有着一副美丽优雅的身材。

②它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寒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它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B】

有一天,我逮到了很多只蜘蛛。为了看一场殊死搏斗的好戏,我挑选出两只已完全发育成熟的强壮雄蛛,把它们放进同一只大玻璃罐中。开始,两只蜘蛛沿着角斗场走了好几圈,试图避开对手,但是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它们就好像听到了发令枪声一样,现出腾腾杀气。它们并没有马上猛扑上去厮咬,而是仍然保持一段距离,最后竟然都一屁股坐在后腿上。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胸膛免遭对方攻击。它们相互对峙了大概两分钟,毫无疑问,在这期间彼此焕发了斗志。两分钟刚过,几乎同时,两只蜘蛛一跃而起,向对方猛扑过去。它们各自舞着长腿缠住对方,顽强地用上颚的毒牙厮咬。不知是疲劳过度还是依照惯例,角斗暂停了。双方从各自角斗的位置上撤退下来,但是都保持威慑状态。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猫之间奇怪的争斗,因为猫在争斗过程中也存在休战状态。当两只塔蓝图拉毒蛛又重新投入角斗时,厮杀更加惨烈。最终,角斗失败的一方会被胜利一方从场心抛出。它必须承受失败的厄运,它的头颅被撕开,成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

【C】

有许多蜘蛛产卵以后就永远离开自己的巢了。可是迷宫蛛和蟹蛛一样,会一直紧紧地守着巢。不过和蟹蛛不同的是,它不会像蟹蛛那样绝食,以致日益消瘦下去,它会照常捕蝗虫吃。它用一团纷乱错杂的丝。筑起了—个捕虫箱,继续补充营养。当它不捕食时,那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走廊里踱来踱去,侧耳倾听四面八方的动静。如果我用一根稻草在巢的某一处拨一下,它就会立即冲出来查看个究竟。就是用这种警惕的办法,它尽心尽责地保护着自己的未成年的孩子们。迷宫蛛产了卵后胃口还那么好,表示它还要继续工作。因为昆虫不像人类,有时候吃东西仅仅是因为嘴馋。它们吃东西就是为了工作。可是产完卵后,它这一生中最伟大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它还要做什么工作呢?经过我细细地探究后,我才发现它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大约又花了一个月左右的工夫,它继续在巢的墙上添着丝。这墙最初是透明的,现在却变得又厚又不透明了。这就是它之所以还要大吃特吃的原因:为了充实它的丝腺来为它的巢造一垛厚墙。大约在九月中旬,小蜘蛛们从巢里出来了。但是它们并不离开巢,它们要在这温软舒适的巢里过冬。母蜘蛛继续看护着它们,继续纺着丝线。不过岁月无情,它一天比一天迟钝了。它的食量也渐渐地小起来。有时候我特意放几条蝗虫到它的陷阱里去喂它,它也显得无动于衷,一口也不想吃。虽然这样,它还能维持四五个星期的生命,在它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它继续一步不离地守着这巢,每次一听到巢里新生的小蛛在活泼地爬来爬去,它便感到无限的满足和快慰。最后,到十月底的时候,它用最后一点力气替孩子们咬破巢后,便精疲力尽地死去。它已尽了一个最慈爱的母亲所应尽的责任,它无愧于它的孩子,无愧于这个世界。至于以后的事,它便托付给造物主了。到了来年的春天,小蜘蛛们从它们舒适的屋里走出来,然后像蟹蛛那样,靠着它们的飞行工具——游丝,飘散到各地去了。它们的母亲在天之灵,看着自己的孩子个个各自成家立业了,也该欣慰了。

(1)请写出【A】中所描写的昆虫名字,①片段是_______,②片段是_______

(2)【B】选文,“头颅被撕开,成为别人口中的美食”,描述太过于血腥,也很暴力,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3)不只人世间才有母爱,在昆虫界也有更为深沉而悲壮的母爱,请结合【C】选文,写一首小诗献给迷宫蛛,不超过七行,用斜线隔开。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又是菜花黄(王清铭)

①走,看油菜花去。

②生长在穷山僻壤、蓬门荜户的油菜花,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粗布乱服的乡下丫头,会有一天成为一种金黄色的时尚符号。油菜花只是一种乡村常见的庄稼,很少出现在古代诗词里与桃李争艳,有时甚至不如荠菜花,辛弃疾的一句“春在溪头荠莱花”让茅莱花名声大振。

③很多不种田的农人搬进城里,但油菜花进不了城,只会在乡村寂寞地开放着。她不会炒作,也没人帮她炒作,人们钟情于玫瑰,很轻易地把她忽略,甚至她的名字都被改了,只简单地称为“菜花”。油菜花却不去理会身份的高低贵贱,她不张扬,选择在桃李开花之后开放,一开就是一大片。她也不似桃李,有一两树花,就喊得全城的人都知道,纷纷前来参观,出门俱是看花人。油菜花生长在乡野,最平民化,她交往的都是一些农作物。

④因为接通地气,油菜花也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她只在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不赶趟儿;开花的时候,不涂脂抹粉,很本色,只是一列的黄。油菜花活得简单,而简单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⑤油菜花从不把自己当风景,却无意中成为一道春天亮丽的景观。菜花的黄丰富了春天的色彩;“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蜜蜂没有势利眼,它们也在油菜花的枝头翩然起舞,采花蜜酿制自己的生活。

⑥我在乡村生活了近二十年,现在还没有与乡村隔断联系。油菜花太平常了,以致经常熟视无睹。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看到网络上有人呼朋唤友去看油菜花,而且真的有很多人去了,拍了很多有关油菜花的照片,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评选出陕西汉中、江西婺源等十大看油菜花的胜地。看着照片上熟悉的油菜花,我恍然有所悟,自己过去的很多跟油菜花有关的日子不就是风景吗?那一种朴实而简单的日子不就是很多现代人向往的生活吗?

⑦以前,老屋面前有一大片油菜花,农人并没有把它当风景,我也是。我们在油菜花边生活,游玩。今天突然读到杨万里的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童年的记忆被唤醒了:“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黃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也曾追逐黄蝶走进了油菜花地,黄蝶迷失在菜花黄之中,同时迷失的还有多年之后生活在城里的我们。

⑧有时候,生活的美不是靠发现,而是缅怀;不是寻找,而是回归。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恍然大悟,长满油菜花的土地是我们最初的出发地,走了很多年后,才明白,油菜花才是我们生命的终点。生命的本质不就是朴实简单而又诗意盎然吗?我们在寻找中迷失,在迷失后又继续寻找。我们走了很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出发。还好,那些金黄油菜花还在,迎着春风开放,好像就是为了迎回我们这些流落到城里的人。

走,看油菜花去。不是看,是回家,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老家。在我们的家园中,我们就是黄黄的油菜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简单、朴实、而又诗意盎然。

〔内容梳理〕

1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图形中对“油菜花”特点体现的概括。

〔内容理解〕

2结合文章内容,完成相应批注任务。

她也不似桃李,有一两树花,就喊得全城的人都知道,纷纷前来参观,出门俱是看花人。

走,看油菜花去。不是看,是回家,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老家。

(1)批注:本文主要写油菜花,而这句话提到了桃李,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2)批注:结尾处的“走,看油菜花去”一句,有什么作用呢?

 

 

〔主题探究〕

3有读者说,这篇文章写的是油菜花以及由油菜花而引发的感悟,因此题目应该改为《诗意的油菜花》,你觉得哪一个题目更好?请说明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微写作。

某班准备举行一次古代风流人物诗歌朗诵会,要求每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文,认真准备,力求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从中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假如你是节目主持人,请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15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