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自小家里贫困,全靠自己白手起家,打拼出一片天地。
B. 动画片《大鱼海棠》,是一群年轻人花费三年多时间,处心积虑完成的。
C.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终获胜利。
D. 一路上,到处都有穿着靓蓝小袄官绿色比甲的丫鬟,屏息敛声地垂手立着。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通过并讨论了文明公约。(“通过”和“讨论”对调)
B. 国家已经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将“情节恶劣”和“手段残忍”互换)
C. 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将“牺牲”改为“放弃”)
D. 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古汉语中,山之北、江水之南为“阴”,反之为“阳”。
B.王绩的《野望》是律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颈联。
C.“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解释为“书信”,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书”;另一种是动词,解释为“书写、记载”,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书”。
D.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B.《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是回忆性散文,《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属于传记。
C.夸张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比如“一看这试题,他的心头就涌动着名列前茅的喜悦”就是扩大夸张。
D.《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两篇课文都是书信的一部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丰乐亭①游春·其三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②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①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丰山,下临幽谷泉。②长郊:广阔的郊野。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填空。
(1)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重岩叠嶂,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两句的意思是 , 诗人借这两句喻 。
7、名著阅读。
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铙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孙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区,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你把口张三张儿。”那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蟭蟟虫,先飞出来,叮在芭蕉肩上。
(1)上面文字出自名著:《 》
(2)“行者”指的是谁:
(3)请结合名著中另外一个情节谈谈“行者”的性格特征。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大人的亲笔信
①我十四五岁时有些叛逆,不喜欢父母的唠叨和种种教导,和母亲说话也说不到一起。那一年,我被分配到离上海3300公里之遥的大兴安岭。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的帐篷四面透风,最冷的季节,帐篷里的温度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所做的工作是冬天伐木,夏天养路。
②在我人生最迷茫、无助的阶段,母亲给我写来很多亲笔信。母亲写的只是日常琐事:买到好看的挂历了;北方的姑姑家寄来一筐自家果园种的苹果……【A】这些厚重的亲笔信。像一条收送牵挂的纽带,让颠沛流离中的我。看到来自平安、牢固大后方的牵挂,每次看得思乡心切的我泪眼模糊。
③最初,我给母亲的回信很短,带着少年的矜持和没心没肺,觉得没什么可写。一次,母亲在信里流露了她的不如意。处在中年危机里的她,因所在的机关被拆并,不得已放弃她所热爱的档案工作。那是她第一次和我叙述内心烦恼。
④我赶紧回信,一封信足足写下五页信纸。信寄出后,我天天盼她的回复。母亲在回信里说,她想通了,既然这一切变故不是人为所能改变的,不如坦然接受,她开始把从前因投入工作而冷落的众多业余爱好拾起来,醉心于收集邮票、徽章、藏书票。
⑤【B】后来几年,母亲感觉到我的成长、稳定,我们母女之间的通信不讲究仪式感,而是不拘一格,吐露真情,话题益发松弛,变成闺蜜型的了。母亲会像小姑娘一样告诉我现在上海流行燕子领的两用衫。还有几次在商店看到绣花枕头的图案好看,她买了两对,说以后给我做嫁妆……给母亲回很多信,让我逐渐成了一个写信爱好者。正因为这个小起点,我幸运地被选拔去林区学校教书,慢慢地接近最钟爱的儿童文学事业。
⑥过了很多年,我成为一个女孩的母亲。我的女儿萦袅渐渐长大,发现她有烦恼、有伤心的时候,我也尝试给她写去一封封“妈妈大人的亲笔信”。
⑦一次、萦袅参加学校的大型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她表演钢琴独奏。她精心准备喜欢的曲目,穿上新的黑皮鞋,胸有成竹地上台表演。可是下舞台后她打电话告诉我说:“大家都笑我,我想不通,凭什么嘲笑我呢?”萦袅说一上舞台,听见掌声,她礼貌地给听众鞠一个躬,结果大家大笑起来,她不知所措,在台下练得好好的曲子,在台上演奏时弹错一个音,非常沮丧。
⑧我正在外地学习,赶紧写信劝她放开眼量,她为这一场演奏,作精心准备,哪怕不完美,也大可心安。快乐要有一颗自信的心,对自己满意是最基本的。萦袅回复我,说打算飞快地忘记这些烦恼,笑就笑呗,以后再有音乐会,她会准备得更充分。又过了不久,萦袅含笑地告诉我,好多同学见了她,纷纷称赞她的曲子弹得好。而那次音乐会的笑声只是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那天她穿得特别正式,戴了领结,舞台的灯光集聚在她的领结上。她鞠躬时,耀眼的领结呼扇了一下,把大家逗乐了。
⑨萦袅十岁生日、十一岁生日、十四岁生日……只要心里有话,想要诉说时,我都给她写一封亲笔信。我在信里和女儿探讨生活里怎么种花,怎么回报善意、抵御恶行,怎么勇敢做自己,怎么学会宽容,有时写着写着,我感觉自己逐步在成长为一个亲切、睿智的母亲大人。
⑩在长大的过程中,孩子遇到过无数“成长的烦恼”,许多烦恼曾经像过不去的坎,需要爱、勇气来应对。我母亲在我年少困顿时,给我写信,让我感觉处在爱的金色世界里,那份动力让我在伤痛中“不治自愈”。对于萦袅,我的一些亲笔信意味着什么?她陆续写过文章——她已成长为成绩斐然的青年作家。她和我年少时的境遇大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母亲大人的爱转几个弯,最后也在她内心驻扎。
(选自《解放日报》2021年03月01日。作者:秦文君。有删改)
【1】本文围绕“母亲大人的亲笔信”,叙述了两代母女之间的通信故事以及产生的人生影响。请简要概括,将下面的空缺补充完整。
①在“我”人生最迷茫、无助的阶段,收到母亲写来的很多亲笔信,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慰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心提炼的词句,对于塑造形象、传情达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根据括号内的要
求,品味下列词句。
【A】这些厚重的亲笔信,像一条收送牵挂的纽带,让颠沛流离中的我,看到来自平安、牢固大后方的牵挂,每次看得思乡心切的我泪眼模糊。(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B】后来几年,母亲感觉到我的成长、稳定,我们母女之间的通信不讲究仪式感,而是不拘一格,吐露真情,话题益发松弛,变成闺蜜型的了。(“松弛”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有同学认为第⑥段的内容显得有些多余,可以删去。你有何看法?
【4】学校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爱的教育”“成长之旅”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从主题的角度说说推荐原因。
栏目一:人间亲情 栏目二:爱的教育 栏目三:成长之旅
9、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用不着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痛苦流涕,人生本来就充满坎坷,没有创伤的珍珠贝,怎会有闪烁迷人的晶莹?跌几次跤、摔几次跟头,是常有的事。如果败了,我可以从头再来;如果胜了,我可以把脚下的基石夯硬。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